[实用新型]假体补片有效
申请号: | 202220104515.6 | 申请日: | 2022-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389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罗雪;缪世茜;陈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阳市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2/12 | 分类号: | A61F2/12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刘世权 |
地址: | 618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假体补片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假体补片,包括皮肤接触部,用于和皮肤部位接触;胸肌接触部,与所述皮肤接触部一体成型,并且用于和胸肌接触;收拢部,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胸肌接触部,以用于所述胸肌接触部的收拢。皮肤接触用于和皮肤部位接触,从而避免假体直接和皮肤接触,减少包膜挛缩和假体移位的风险。胸肌接触部收拢呈花瓣闭合形状的结构,减少外科医生术中在体外操作的时间,大大地提高手术效率,实现快速、高效且安全的假体植入过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假体补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假体补片。
背景技术
假体植入的主流手术方式是胸肌后假体重建,性价比最高的钛网补片目前应用最为广泛,传统的补片一端需要与胸大肌相连,另一侧固定在乳腺下皱褶处,因此目前补片的形状按照这个设计成半月状。但现在国内越来越多专家开始尝试胸肌前假体重建,而胸肌前的假体重建外形更有优势。但传统的半月状补片不能满足需求。现在胸肌前假体重建术,外科医生把半月状补片包绕在假体表面,假体的胸肌侧用可吸收线缝合补片使其固定。但这样补片往往不能完全包绕住假体,且外科医生需要花一定的时间在缝合补片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假体补片。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假体补片,包括:
皮肤接触部,用于和皮肤部位接触;
胸肌接触部,与所述皮肤接触部一体成型,并且用于和胸肌接触;
收拢部,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胸肌接触部,以用于所述胸肌接触部的收拢。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假体补片,包括皮肤接触部、胸肌接触部和收拢部。其中,皮肤接触用于和皮肤部位接触,从而避免假体直接和皮肤接触,减少包膜挛缩和假体移位的风险。胸肌接触部则用于和胸大肌贴合,并且在收拢部的驱动下,能够直接和皮肤接触部构成假体的容纳空间,从而实现快速有效的乳房重建过程。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的假体补片,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胸肌接触部由若干数量的补片构成,所述补片呈瓣状结构。
在本技术方案中,若干补片呈瓣状结构,一方面确保将假体完全包裹住,从而提供有效的包裹力。另一方面还能够减少褶皱的形成,每个瓣状结构的补片相互独立,确保在聚拢处尽可能的减少接触,从而避免褶皱的形成,进一步地降低对胸大肌的摩擦,减少患者的痛感,保证术后安全。此外,瓣状结构应该理解为其尖端的宽度尺寸要小于其他部位的宽度尺寸。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瓣状结构的所述补片的一端和皮肤接触部一体成型,另一端在收拢部的驱动下向着所述皮肤接触部的中心聚拢,并和皮肤接触部共同构成假体的容纳空间。
在本技术方案中,瓣状结构的补片一端和皮肤接触部一体成型,能够提高连接力,从而增加对假体的包裹力。瓣状结构的补片另一端能够被收拢部驱动并聚拢,一方面提高假体安装的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操作。另一方面能够避免褶皱的形成,提高患者的手术舒适度以及术后安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收拢部至少包括:
吸收线,所述吸收线穿过所述胸肌接触部的尖端,且所述吸收线的两个端头汇聚于一处。
在本技术方案中,收拢部至少包括吸收线。吸收线可以在汇聚处直接打结,从而实现对假体快速包裹的过程。此外,吸收线也可以在胸肌接触部的尖端穿连成活结,通过活结的特性进行收拢,省却了现场打结的过程,提高手术效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胸肌接触部的尖端形成穿孔,所述吸收线贯穿所述穿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阳市人民医院,未经德阳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1045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橡胶制品加工注塑成型设备
- 下一篇:一种畜牧兽医喂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