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冷却辊体有效
申请号: | 202220103465.X | 申请日: | 2022-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385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华振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信谊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C7/00 | 分类号: | D06C7/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友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1 | 代理人: | 龚心怡 |
地址: | 21418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却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冷却辊体,由具中空腔体的辊体,进液管,回液管,以及设置于辊体两端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组成;辊体具有环状侧壁,进液管包括封闭端,封闭端和回液管均延伸至辊体内,进液管的表面设置至少三个沿进液管延伸方向呈周向对称分布且朝向环状侧壁的雾化器,进液管与雾化器相连通;回液管呈弯折形状,回液管包括向辊体的环状侧壁呈弯曲设置的吸液端。采用该冷却辊体,不仅能够充分利用通入其内部的冷却介质的能力,与织物进行高效的热交换,还减少能源浪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后整理设备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冷却辊体。
背景技术
在纺织印染业,各类平幅织物进行染色、印花、涂层、定型以及其它整理工艺时,均是在高温条件下进行的,而在织物平幅堆叠或成卷状堆放前,需要对织物进行冷却,以免影响织物布面平整度和颜色稳定性。
目前常用的办法是,在具有中空腔体的辊体内通入冷却介质,高温织物绕覆在辊体表面,冷却介质通过辊体金属导热与高温织物进行热量交换,从而达到降温或者控温的目的。但是采用此冷却方式对织物进行冷却,需要在辊体内通入大量的冷却介质,而且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先进入辊体内的冷却介质无法处于辊体的内壁,这样不仅降低了热交换效率,还需要通过大量的冷却介质多次进行冷却,增加了水资源的浪费。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冷却辊体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冷却辊体,使得冷却辊体能充分利用通入其内部的冷却介质的能力,与织物进行高效的热交换,同时减少能源浪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冷却辊体,由具中空腔体的辊体,进液管,回液管,以及设置于所述辊体两端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组成;
所述辊体具有环状侧壁,所述进液管包括封闭端,所述封闭端和所述回液管均延伸至所述辊体内,所述进液管的表面设置至少三个沿进液管延伸方向呈周向对称分布且朝向所述环状侧壁的雾化器,所述进液管与所述雾化器相连通;
所述回液管呈弯折形状,所述回液管包括向辊体的环状侧壁呈弯曲设置的吸液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液端竖直向下设置且延伸至所述环状侧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回液管呈对向设置,所述回液管贯穿所述第二端盖,所述封闭端贯穿所述第一端盖且沿进液管延伸方向延伸至所述第二端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雾化器和所述环状侧壁的距离等于沿进液管延伸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雾化器的距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回液管还包括贯穿所述第二端盖的出液端,所述进液管、所述出液端以及所述辊体呈同轴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均设置有旋转连接头,且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回液管分别贯穿于相应的所述旋转连接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伸入辊体内部的进液管表面设置至少三个呈周向对称分布的雾化器,使得通入进液管内部的冷却介质经雾化器分布在中空腔体和辊体的内壁上,从而与中空腔体和环状侧壁的热量充分进行热交换,使得辊体表面温度均匀,提高冷却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了冷却介质的消耗量;另外,设置一伸入辊体内部的回液管,将经热交换后的冷却介质由回液管抽出再利用,减少了能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一种冷却辊体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信谊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信谊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10346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