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体分散反应混合过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087646.8 | 申请日: | 2022-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302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仪征华联过滤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0 | 分类号: | B01D53/00;B01D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源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545 | 代理人: | 潘云峰 |
地址: | 22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体 分散 反应 混合 过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体分散反应混合过滤装置。其包括至少一个罐体、第一孔板、若干制冷件及若干冷凝介质,罐体底部设置有出液口,罐体上还开设有连通内部的进气口及出气口,第一孔板固定于罐体内部,将罐体内部空间分隔成分别与进气口及出气口连通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制冷件间隔设置于第二腔体中,冷凝介质填充于第二腔体中,冷凝介质间具有缝隙。本实用新型用于解决油气回收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体分散反应混合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在加油站加油过程中、卸油过程中和油罐内部的油品液面上方空间,由于汽油挥发性强,会产生较多的油气。油气易燃易爆,存在较高的安全隐患;油气具有污染性,不能随意排放;油气具有可回收性,避免资源浪费。
“吸附法”油气回收装置是当前油气回收领域中应用最为广泛、工艺简单、能耗较低、处理效率高的一种油气回收方法。在回收油气时,需要冷凝器冷却蒸发的油气,使其冷凝至液体状态,从而重新输入油罐内。现有冷凝器的冷凝箱均为直筒式,即含油气的空气自一端输入另一端输出,在冷凝箱的内部设置冷凝管,在含油气的空气经过冷凝箱时,通过冷凝管降温,从而将油气自气体冷却为液体。此过程中,由于气体行程短,与冷凝管的接触不够充分,因此冷却效果较差,回收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气体分散反应混合过滤装置。用于解决油气回收效率低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气体分散反应混合过滤装置,其包括:
至少一个罐体,其底部设置有出液口,所述罐体上还开设有连通内部的进气口及出气口;
第一孔板,固定于所述罐体内部,将罐体内部空间分隔成分别与所述进气口及出气口连通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
若干制冷件,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中;
若干冷凝介质,填充于所述第二腔体中,所述冷凝介质间具有缝隙。
相较于现有技术,以上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进气口接入油气,油气通过第一孔板透入第二腔室中,制冷件给冷凝介质提供冷源,油气在冷凝介质与冷凝介质之间的缝隙里游走,与冷凝介质接触,换热冷却后转变成液体由出液口排出,完成回收,油气充分接触,冷却效果好,回收效率提高。
进一步地,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罐体中的第二孔板,所述第二孔板将所述第二腔体隔出与所述出气口连通的第三腔体。
第二孔板能够更好的将通入油气阻挡在第二腔体中,充分与制冷件及冷凝介质接触进行冷凝。
进一步地,所述制冷件通过所述第二孔板与所述罐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制冷件包括:管体,其内部填充有蓄能液,所述管体顶部开口,该开口伸入所述第三腔体中;
密封盖,与所述开口匹配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罐体上还开设有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用于安装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口。
进一步地,所述罐体至少设置为两个,所述罐体上所述出气口与另一所述罐体上进气口连通。
设置多个罐体,依次串联,形成多级冷凝,提高冷凝效果。
进一步地,还包括膜处理装置,连接于所述罐体的出气口。
进一步地,还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覆在所述罐体外部,所述箱体与所述罐体之间填充有保温层。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仪征华联过滤器材有限公司,未经仪征华联过滤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0876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伏充逆变电一体机
- 下一篇:一种污泥干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