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断宽、低扁平轮胎有效
申请号: | 202220085826.2 | 申请日: | 2022-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425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王锋;冯少梅;王榕婷;李亚东;杨德功;滕雷;杨宝忠;朱丽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11/01 | 分类号: | B60C11/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54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断宽 扁平 轮胎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断宽、低扁平轮胎,包括轮辋和胎冠,所述胎冠两侧设有胎肩,所述胎冠远离轮辋一侧中部设有主沟槽,所述胎冠远离轮辋一侧还设有次沟槽,所述胎冠外侧设有行驶面;所述胎冠外表面中部位置一侧设有胎冠一段弧TR1,所述胎冠一段弧TR1远离胎冠中部位置依次设有胎冠二段弧TR2和胎肩弧TR3,所述胎肩弧TR3为弧形“拱桥”设计,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胎肩弧设计方法,减少胎肩周向沟壁的受力,增加胎肩中心部位接地面积,达到胎肩各位部位受力平衡,改善轮胎的接地印痕形状,减少大断宽、低扁平轮胎的异常磨损问题,依据本实用新型中轮胎的外轮廓设计方法可以改善轮胎的接地印痕形状,优化接地压力分布,解决轮胎异常磨耗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大断宽、低扁平轮胎。
背景技术
轮胎断宽越大,高宽比越低,则行驶面越宽(90-100%名义断宽);现有充气轮胎的轮廓设计多采用胎冠两段弧或者三段弧设计,因轮胎断宽大,胎冠弧长度长,在接地过程中由于胎肩区域面积较大,胎肩周向沟壁及胎肩外边缘(与胎侧接触位置)受力较大,导致胎肩中心部位架空,不与地面接触,轮胎接地压力分布不均,造成轮胎异常磨损。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大断宽、低扁平轮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断宽、低扁平轮胎,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断宽、低扁平轮胎,包括轮辋和胎冠,所述胎冠两侧设有胎肩,所述胎冠远离轮辋一侧中部设有主沟槽,所述胎冠远离轮辋一侧还设有次沟槽,所述胎冠外侧设有行驶面;
所述胎冠外表面中部位置一侧设有胎冠一段弧TR1,所述胎冠一段弧TR1远离胎冠中部位置依次设有胎冠二段弧TR2和胎肩弧TR3,所述胎肩弧TR3为弧形“拱桥”设计。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靠近胎肩设置的所述主沟槽的槽壁由外轮廓向内减少0-1mm为胎肩弧TR3的第一定位点,胎肩弧TR3的第二定位点为75%(TW/2)+Q位置由外轮廓向内减少0-1mm,胎肩弧TR3的第三定位点为第一定位点和第二定位点的中部,第一定位点、第二定位点和第三定位点连接形成弧形“拱桥”设计。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行驶面高度为P,所述P的取值为5-12mm。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胎肩的内倒角为SCR,SCR取值为R5-R30。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行驶面端点胶厚为RD,所述RD取值为1-1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TR3第二定位点中Q取值为10-2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沟槽的深度为GD,所述次沟槽的深度为GD1。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胎肩一侧设有胎侧弧SR1,所述胎侧弧SR1为胎冠弧外端点与断面宽度外端点之间弧,所述胎肩内倒角SCR为连接胎肩弧TR3与胎侧弧上SR1的倒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胎肩弧设计方法,减少胎肩周向沟壁的受力,增加胎肩中心部位接地面积,达到胎肩各位部位受力平衡,改善轮胎的接地印痕形状,减少大断宽、低扁平轮胎的异常磨损问题;
依据本实用新型中轮胎的外轮廓设计方法可以改善轮胎的接地印痕形状,优化接地压力分布,解决轮胎异常磨耗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轮胎的部分参数标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胎肩弧的标注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0858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