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鱼眼端子有效
申请号: | 202220085215.8 | 申请日: | 2022-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79342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张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橙频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主分类号: | H01R12/58 | 分类号: | H01R12/58;H01R13/02;H01R13/24 |
代理公司: | 郑州欧凯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66 | 代理人: | 陈凌 |
地址: | 202150 上海市崇明区长***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端子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气连接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鱼眼端子,该鱼眼端子的通孔包括上孔区、中孔区和下孔区,下孔区的形状偏细长,上孔区的形状偏粗短,在将该鱼眼端子插接在过孔中时,鱼眼端子位于下孔区两侧部位比较容易发生形变,从而插入过程比较轻松,鱼眼端子位于上孔区两侧部位发生形变难度较大,从而有利于将鱼眼端子紧固的插在过孔中,使得鱼眼端子与过孔内壁接触更加稳定;由于该鱼眼端子设有上控制点、中控制点、下控制点等设计特征,使得鱼眼端子各尺寸参数以及通孔的长度、大小、形状容易掌控,从而容易掌握鱼眼端子结构上的设计关键点,使得鱼眼端子的结构设计更加方便和统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气连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鱼眼端子。
背景技术
PCB板与导电端子的常规连接方式为锡焊连接,但是由于焊锡耐环境的能力较差,易氧化,导致寿命极限短,因此,在一些对质量、使用寿命等指标要求较高的产品中,通过鱼眼端子实现不同PCB板之间电路或PCB板与其他电子元件的电连接,鱼眼端子即为压配式端子(一种插针),因其形状中有类似鱼眼的结构,故被行业内人士称为鱼眼端子。在使用时,鱼眼端子插接在PCB板的过孔中,由于鱼眼端子内部设置孔,使得其能够发生弹性形变,从而实现与PCB板中过孔的紧配合。
采用鱼眼端子进行电气连接具备一定的通用互换性,即同一种鱼眼端子能够用于不同的PCB板,且相比较于锡焊的连接方式,通过鱼眼端子连接,无焊接过程,比较环保,使用寿命较长,连接强度高。但是鱼眼端子属于精密配件,对形状、结构的设计要求较高,如果没有掌握鱼眼端子结构上的设计关键点,容易导致鱼眼端子与过孔配合不紧固,以及鱼眼端子的通用性不足,难以在不同的PCB板互换使用。
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11950229A的中国专利文献记载了一种鱼眼端子及鱼眼端子的设计方法,该鱼眼端子两侧的接触区域中间位置与孔壁的接触不够紧密,导致此款鱼眼端子在不同厚度电路板(PCB板)以及安装时插入位置公差波动影响下,接触表现不稳定,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存在局限性,难以适配不同厚度的PCB板。
另外,公开号为CN214378953U的中国专利文献记载了一种非通孔鱼眼端子,该非通孔鱼眼端子一方面是结构比较复杂,另一方面是其两侧的第一平直面和第二平直面不能发生形变,第一平直面和第二平直面直接与过孔壁接触,因此,该非通孔鱼眼端子的形变范围小,插接过程中,存在过紧或过松的问题,通用性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鱼眼端子,解决以下技术问题:一是将鱼眼端子插接在不同厚度PCB板的过孔中时,鱼眼端子与过孔内壁接触不稳定;二是鱼眼端子有效弹性变化范围小,在不同大小过孔中的插拔力变化较大,通用性不好;三是难以掌握鱼眼端子结构上的设计关键点,导致鱼眼端子的结构设计不够优化。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鱼眼端子,包括上连接部和下插接部,所述下插接部用于插接在电路板的过孔中,所述下插接部中设有通孔:
所述通孔包括上孔区、中孔区和下孔区,所述中孔区由下至上逐渐缩窄,所述上孔区从所述中孔区顶部向上逐渐缩窄,所述下孔区从所述中孔区下端向下逐渐缩窄;
所述下插接部由下至上依次为导入区、弹性区、肩部区,其中,所述导入区下端四周设置有导入角,所述弹性区对应于所述通孔两侧部位,所述弹性区两侧分别设有上控制点、中控制点、下控制点,所述上控制点、下控制点对应于所述中孔区上下端两侧位置,所述上控制点、中控制点之间区域及所述中控制点、下控制点之间区域分别为用于接触电路板的过孔内壁的第一接触区和第二接触区;所述中控制点为所述下插接部的宽度最大部位。
优选的,所述弹性区底部为过渡区,所述导入区与所述过渡区两侧共面;所述过渡区顶部外表面为平滑过渡到所述第二接触区的弧面。
优选的,所述第一接触区与第二接触区的外表面为不同半径的弧面,且所述第一接触区与第二接触区的外表面在所述中控制点处相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橙频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未经上海橙频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0852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病房用可自动呼叫式输液器
- 下一篇:一种减力按压卡花压入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