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腹部新型温针灸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083715.8 | 申请日: | 2022-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77450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陈丽莹;贾兆星;徐诗婷;陈犇璐;段丽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丽莹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A61H39/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神州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4 | 代理人: | 王志强 |
地址: | 322000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腹部 新型 针灸 辅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腹部新型温针灸辅助装置,涉及温针灸技术领域,包括:艾灸桶,所述艾灸桶上设置有盖体;烟雾过滤网,所述烟雾过滤网固定安装在所述盖体的内腔顶端;燃速调节组件,所述燃速调节组件安置在所述艾灸桶的内腔底端;连接台,所述连接台可转动的套接在所述艾灸桶的底端;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台的底端外侧;受热调节组件,所述受热调节组件安置在所述连接台以及艾灸桶的内侧;金属网,所述金属网固定安置在所述艾灸桶的内腔中部。该腹部新型温针灸辅助装置,保证诊室空气环境,具有控制艾柱的燃烧速度及温度的效果,还可调节皮肤的受热面积,能够确保艾柱能够牢固的固定在腹部对应穴位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针灸技术领域,具体为腹部新型温针灸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一种方法,又称温针灸,即在留针过程中,将艾柱或者艾绒插在针柄上点燃,通过针体将热力传入穴位,根据疾病所需燃烧1-3壮,本法具有温里散寒、补肾助阳、行气活血的作用,适用于寒盛湿重、阳虚内寒之证,如痛经、腹泻等;
目前临床上使用温针灸时,艾柱直接插在针柄上,没有任何防护,易致针身倾倒,甚至导致燃烧中的艾柱脱落造成的皮肤烫伤、引燃床单的情况,且大部分女性和中老年男性的腹部多松软,在腹部行温针灸治疗时,针身更易倾倒;此外艾柱和皮肤的间距不一,其燃烧的速度、温度难以控制,即使燃烧中的艾柱没有脱落烫伤皮肤,其掉落的艾灰也可能会造成皮肤高温灼伤,其防护效果难以得到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腹部新型温针灸辅助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提出的艾柱直接插在针柄上,没有任何防护,且大部分女性和中老年男性腹部肌肉松软,易致针身倾倒以及燃烧的速度、温度难以控制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腹部新型温针灸辅助装置,包括:
艾灸桶,所述艾灸桶上设置有盖体;
烟雾过滤网,所述烟雾过滤网固定安装在所述盖体的内腔顶端;
燃速调节组件,所述燃速调节组件安置在所述艾灸桶的内腔底端;
连接台,所述连接台可转动的套接在所述艾灸桶的底端;
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台的底端外侧;
受热调节组件,所述受热调节组件安置在所述连接台以及艾灸桶的内侧;
金属网,所述金属网固定安置在所述艾灸桶的内腔中部;
艾柱,所述艾柱放置在所述金属网的顶端中部,并位于所述烟雾过滤网的下方;
通风口,多个所述通风口分别固定开设在所述艾灸桶底端的外壁上;
针体,所述针体的顶端插接于所述艾柱,所述针体的底端延伸至所述支撑架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燃速调节组件包括:旋转环,所述旋转环可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设置在所述艾灸桶的内腔底端;挡片,多个所述挡片均固定安置在所述旋转环的底端;扳手,所述扳手固定安置在所述旋转环的外侧,其外端延伸至所述艾灸桶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挡片的位置大小与所述通风口的位置大小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扳手位于其中一个所述挡片边缘位置的正上方。
优选的,所述受热调节组件包括:第一固定片,所述第一固定片沿水平方向固定安置在所述艾灸桶的内腔底端,且所述第一固定片上开设有多个通孔;第二固定片,所述第二固定片沿水平方向固定安置在所述连接台的内腔中,所述第二固定片上开设的通孔与所述第一固定片上的通孔位置大小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底端还设置有粘胶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丽莹,未经陈丽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0837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