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污水管道用清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077873.2 | 申请日: | 2022-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054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应琦;安向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联赢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9/00 | 分类号: | E03F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1261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 管道 清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管道用清淤装置,涉及管道清理设备技术领域,针对现有的管道清淤装置尺寸较为固定,不方便在管道内移动,难以全面清理管道内壁附着的淤泥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支撑板和机架,所述支撑板顶端固定安装有呈对称分布的支撑腿,所述机架固定安装于两个所述支撑腿顶端,所述机架内部固定安装有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的一个输出轴固定安装有蜗杆,所述双轴电机的另一个输出轴延伸至机架外部固定套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端部设有清淤刷。本实用新型可以在管道内部移动,方便全面清理管道内壁附着的淤泥,并且根据不同的管道直径,改变滚轮的位置以适应不同的管道直径,提高管道的清淤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清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水管道用清淤装置。
背景技术
排水管道指汇集和排放污水、废水和雨水的管渠及其附属设施所组成的系统。包括干管、支管以及通往处理厂的管道,无论修建在街道上或其它任何地方,只要是起排水作用的管道,都应作为排水管道统计。排水管道中的污水含有一定数量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其中相对密度小的漂浮在水面并随污水漂流;较重的分布在水流断面上并呈悬浮状态流动;最重的沿管底移动或淤积在管壁上。
城市里的污水管道需要定期的处理以防止堵塞,由于管道里的污垢长时间处于潮湿封闭的环境而散发出恶臭,导致工作人员无法在管道内长时间工作。而现有的管道清淤装置不方便在管道内移动,难以全面清理管道内壁附着的淤泥,并且清淤装置的尺寸较为固定,无法适应不同的管道直径,不同的管道需要更换不同的清淤装置,降低了管道的清淤效率。因此,为了解决此类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污水管道用清淤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污水管道用清淤装置,解决了现有的管道清淤装置尺寸较为固定,不方便在管道内移动,难以全面清理管道内壁附着的淤泥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污水管道用清淤装置,包括支撑板和机架,所述支撑板顶端固定安装有呈对称分布的支撑腿,所述机架固定安装于两个所述支撑腿顶端,所述机架内部固定安装有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的一个输出轴固定安装有蜗杆,所述双轴电机的另一个输出轴延伸至机架外部固定套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端部设有清淤刷,所述机架侧壁转动安装有呈环形阵列分布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转动套设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轴的圆周侧壁固定套设有蜗轮,所述蜗轮延伸至机架内部与蜗杆啮合,所述第一转动杆顶端贯穿式转动安装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端部均固定套设有链轮,两个所述链轮之间连接有链条,所述第一转动杆侧壁转动安装有第一支撑臂,所述机架滑动套设有第一套环,所述第一支撑臂远离第一转动杆的端部与第一套环转动连接,其中一个所述支撑腿侧壁固定安装有第一电动液压杆,所述第一电动液压杆端部与第一套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机架侧壁转动安装有呈环形阵列分布的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与第一转动杆呈对应设置且呈平行设置,所述第二转动杆顶端贯穿式转动安装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均固定套设有呈对称分布的滚轮。
优选的,所述第二转动杆侧壁转动安装有第二支撑臂,所述机架滑动套设有第二套环,所述第二支撑臂端部与第二套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套环和第一套环顶端之间固定安装有连接杆。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呈“十”字型结构,所述支撑架的四个支撑杆均开设有伸缩槽,所述伸缩槽内滑动安装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延伸至支撑架端部,所述清淤刷与伸缩杆端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侧壁固定安装有第二电动液压杆,所述伸缩杆侧壁转动安装有转动臂,所述转动臂端部与第二电动液压杆端部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杆靠近机架的端部开设有与蜗轮相匹配的转动槽,所述机架侧壁开设有与蜗轮相匹配的活动槽,所述支撑板顶端固定安装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双轴电机、第一电动液压杆和第二电动液压杆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联赢环境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联赢环境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0778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指纹识别模组和终端设备
- 下一篇:一种水利绿化工程用挡土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