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排水管路的堵塞感知报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077431.8 | 申请日: | 2022-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975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夏洪兴;罗晨;石江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置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1/18 | 分类号: | G08B2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桥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0 | 代理人: | 刘文容 |
地址: | 100088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排水 管路 堵塞 感知 报警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排水管路的堵塞感知报警装置,包括管件本体、水浸传感器;管件本体部分被配置为厚壁管结构,厚壁管结构内部形成有嵌装腔;水浸传感器嵌装于嵌装腔内;厚壁管结构内连通有一根倾斜延伸的连通通道,水浸传感器的检测电极布置于所述连通通道的内壁。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局部设计为厚壁管结构,与管件本体连通有连通通道,并在内部集成了水浸传感器,检测电极延伸至连通通道的内壁,能够通过水浸传感器的检测电极与液体的接触产生对应的感应信号,从而实现对水质的检测,并集中传输至控制器,并发出警报,该结构新颖,实现实时检测,降低作业强度,检测精度高,及时发现管件的堵塞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污水排放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排水管路的堵塞感知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用户居住在楼房中,而楼房的下水管道通常为一根,每一位住户家里的下水管都会向下流淌至一楼的下方,在楼宇的下方具有一根总的污水管道,一栋楼的用户的生活排水都会通过下水管流淌至总的污水管道进行集中排放。而对于居住在一楼的用户来说,下水管道一旦堵塞,将会出现下水管返味和返水现象,严重时甚至返水会进入家中,严重损坏室内家居。
而现有技术中存在一些具有检测管道内水流通情况的设备,如水浸传感器,该水浸传感器是基于液体导电原理,用电极探测是否有水存在,而通过对CPU或DSP的编程,能够让其能够不单单检测是否有水存在,还能够通过水质含有的物质区分水质情况,再用传感器转换成干接点输出至控制器。
现有的居家检测中常用的是接触式水浸传感器,其一般具有两个外置的检测电极,利用液体导电原理进行检测,通过检测电极接触到的液体的变化,传感器传输接触信号,从而根据控制器内实现设定的程序发生报警信号,以提示工作人员检修管路。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水浸传感器如果集成在管件内容易出现误检测,因此,而压力传感器能够通过膜片感知水压的变化,根据水压的变化而改变电阻值,其相对于水浸传感器更适合管件内水流堵塞情况的检测。但是现有技术中还没有一种与管件集成的压力传感器。。
终上所述,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亟需研发一种集成有压力传感器的管件,以实时检测用户下水管道的堵塞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集成有水浸传感器、能够实时检测用户下水管道堵塞情况的用于排水管路的堵塞感知报警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排水管路的堵塞感知报警装置,该装置包括:
管件本体;
集成于所述管件本体的水浸传感器;
所述管件本体部分被配置为厚壁管结构,所述厚壁管结构内部形成有嵌装腔;
所述水浸传感器嵌装于所述嵌装腔内;
所述厚壁管结构内连通有一根倾斜延伸的连通通道,所述水浸传感器的检测电极布置于所述连通通道的内壁;
所述管件本体内堵塞时,部分流体进入所述连通通道内,所述水浸传感器检测进入所述连通通道内的流体以检测所述管件本体的堵塞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连通通道被配置为由靠近所述管件本体的内壁一端至远离所述管件本体的内壁一端倾斜向上延伸的结构;
所述连通通道靠近所述管件本体内壁一端通过进入口与所述管件本体连通,所述连通通道远离所述管件本体内壁一端通过排气口与外界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嵌装腔内集成有报警器,所述报警器与所述水浸传感器电连接以根据所述水浸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发出报警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水浸传感器和所述报警器配置有电源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置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冶置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0774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过滤结构的屏蔽泵
- 下一篇:一种具备气体过滤结构的送风匀流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