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软包圆柱锂电池的二次折耳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073104.5 | 申请日: | 2022-0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148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 发明(设计)人: | 胡胜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润能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H01M10/04;H01M50/531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819 | 代理人: | 莫杰华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柱 锂电池 二次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软包圆柱锂电池的二次折耳设备,其用于对软包圆柱锂电池进行二次折耳,软包圆柱锂电池的两端面具有折弯而竖向的极耳,该二次折耳设备包括:底座,具有用于放置软包圆柱锂电池的通槽;夹具,具有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第一夹板位于第一开口的外侧,第二夹板位于第二开口的外侧;折弯组件,具有第三驱动装置、第四驱动装置、第五驱动装置、第一折弯头和第二折弯头。本实施例通过提供二次折耳设备对已经经过一次折耳的软包圆柱锂电池进行极耳的二次折弯,其组成结构简单而可靠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软包圆柱锂电池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软包圆柱锂电池的二次折耳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软包圆柱锂电池的加工,均为采用自动化的设备实现,提高加工的质量和效率,特别对于极耳的折弯,通过自动化设备可以提高极耳折弯的质量和折弯效率。
如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13067040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其公开一种电池加工方法,先后进行了第一次折弯和第二次折弯,分别通过不同的折耳单元进行极耳的弯折,第一次折弯完毕后,该对应的软包圆柱锂电池的两端面的极耳一般被处理为与软包圆柱锂电池的长轴方向垂直的状态,也就是极耳的整体表面与两端面大致平齐,如软包圆柱锂电池为横向放置,则极耳为竖向配置(如图11-12所示),并且极耳的大部分还超过了软包圆柱锂电池端面之外,需要在一次折弯后的极耳上贴青稞纸,然后再进行第二次折弯以将青稞纸压实,至此上述现有技术实现了两次极耳的折弯,一般来说上述现有技术的第一次折弯实际上为预折弯,主要目的是将极耳整体折弯,而上述现有技术的第二次折弯实际上为对极耳本身的首次折弯。在上述现有技术的第二次折弯之后,实际上还需要对软包圆柱锂电池进行更进一步的加工处理,即为在上述现有技术的第二次折弯后,需要在极耳上贴头胶,贴完头胶之后再需要对极耳进行再次折弯(相对于上述现有技术来说即为第三次折弯),仅通过上述现有技术无法实现上述加工处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软包圆柱锂电池的二次折耳设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软包圆柱锂电池的二次折耳设备,其用于对软包圆柱锂电池进行二次折耳,软包圆柱锂电池的两端面具有折弯而竖向的极耳,该二次折耳设备包括:底座,具有用于放置软包圆柱锂电池的通槽,通槽的两端面具有让极耳活动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夹具,具有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第一夹板位于第一开口的外侧,第二夹板位于第二开口的外侧,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第一夹板对软包圆柱锂电池的一端面进行夹持,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第二夹板对软包圆柱锂电池的另一端面进行夹持,第一夹板具有位于正面的第一夹持面以及位于顶面和背面的第一折弯面,第二夹板具有位于正面的第二夹持面以及位于顶面和背面的第二折弯面;折弯组件,具有第三驱动装置、第四驱动装置、第五驱动装置、第一折弯头和第二折弯头,第三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第一折弯头和第二折弯头的升降位置,第四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第一折弯头朝靠近和远离第二折弯头的方向移动,第五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第二折弯头朝靠近和远离第一折弯头的方向移动。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六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折弯组件在水平方向远离和靠近底座。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六驱动装置为气缸,驱动折弯组件沿水平方向铺设的直线导轨,直线导轨上可滑动地装配有滑块,滑块上装配有底板,底板上装配有折弯组件。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折弯组件具有手指气缸,手指气缸的第一手指作为第四驱动装置,手指气缸的第二手指作为第五驱动装置。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折弯组件包括有立设的竖板,竖板的背面装配第三驱动装置,竖板的正面装配有升降滑轨,升降滑轨可滑动地装配有升降滑块,升降滑块上装配有安装台,安装台上装配有第四驱动装置和第五驱动装置,第四驱动装置和第五驱动装置上分别装配有安装架,第一折弯头和第二折弯头通过调节孔和调节螺丝可调节间距地装配在安装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润能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润能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0731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葫芦装配体结构
 - 下一篇:一种嵌入式门轴驱动液压闭门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