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氯化锌电池正极粉拌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070532.2 | 申请日: | 2022-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143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梁滔;谭卓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金刚电源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B1/28 | 分类号: | B07B1/28;B07B1/42;B07B1/46;B01F33/81;B01F35/71;B01F35/7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9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氯化锌 电池 正极 粉拌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氯化锌电池正极粉拌制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两侧均通过支架栓接有拌粉箱,所述底座顶部的中心处设置有装粉桶,所述底座顶部的两侧均通过支架栓接有筛粉漏斗,所述筛粉漏斗的内腔栓接有筛粉网,所述筛粉漏斗的内腔设置有移动机构,所述拌粉箱的左侧栓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栓接有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的右侧通过轴承与拌粉箱内腔的右侧转动连接,通过拌粉箱、搅拌箱和预拌箱的配合,先进行干拌后进行湿拌,防止氧化锌受潮后结团,导致搅拌不均匀,通过搅拌箱、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的配合,避免使用者直接将添加剂放入称重箱内,防止电解液添加剂沉淀及堵塞。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氯化锌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氯化锌电池正极粉拌制装置。
背景技术
以氯化锌溶液(不用氯化铵)为电解质的主要成分,吸收在浆层纸内,以替代传统干电池的浆糊层,增加了正极二氧化锰的用量,降低了电池内阻,在较大负荷下的连续放电性能好,俗称高功率电池,它的低温性能和防漏性能也优于传统干电池。
现用拌粉设备只有一个拌粉槽,二氧化锰、乙炔黑与氧化锌直接投入拌粉槽中进行干拌,因为搅拌槽需进行干拌、湿拌两个工序,氧化锌受潮后易结团,引起搅拌不均匀,影响电池的电性能,电解液中亦需加入添加剂,添加剂使用时要用盐酸溶解,现时添加剂溶液是人工配制,使用时直接投放在电解液称量槽中,容易引起沉淀及堵塞。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氯化锌电池正极粉拌制装置,防止氧化锌受潮后结团,导致搅拌不均匀,防止电解液添加剂沉淀及堵塞,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氯化锌电池正极粉拌制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两侧均通过支架栓接有拌粉箱,所述底座顶部的中心处设置有装粉桶,所述底座顶部的两侧均通过支架栓接有筛粉漏斗,所述筛粉漏斗的内腔栓接有筛粉网,所述筛粉漏斗的内腔设置有移动机构,所述拌粉箱的左侧栓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栓接有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的右侧通过轴承与拌粉箱内腔的右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轴的表面从左至右均依次栓接有第一搅拌叶,所述拌粉箱的底部连通有第一出料管,所述拌粉箱顶部的左侧通过支架栓接有预拌箱,所述拌粉箱顶部的左侧连通有第二出料管,且第二出料管的顶部与预拌箱的底部连通,所述预拌箱的顶部连通有进料漏斗,所述预拌箱的左侧栓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栓接有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二旋转轴的右侧通过轴承与预拌箱内腔的右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旋转轴的表面从左至右均依次栓接有第二搅拌叶,所述拌粉箱顶部的右侧栓接有搅拌箱,所述搅拌箱的底部连通有第三出料管,所述搅拌箱的左侧栓接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栓接有第三旋转轴,所述第三旋转轴的右侧通过轴承与搅拌箱内腔的右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旋转轴的表面从左至右均依次栓接有第三搅拌叶,所述搅拌箱的顶部栓接有添加剂存放箱,所述搅拌箱的右侧栓接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顶部从左至右依次栓接有称重传感器和电解液储存罐,所述称重传感器的顶部设置有称重箱,所述称重箱的左侧通过固定板栓接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的进水口连通有第一进水管,且第一进水管的右端与称重箱的左侧连通,所述第一水泵的出水口连通有第一出水管,第一出水管远离第一水泵的一端与搅拌箱的右侧连通,所述电解液储存罐的左侧通过固定板栓接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的进水口连通有第二进水管,且第二进水管的右端与电解液储存罐的左侧连通,所述第二水泵的出水口连通有第二出水管,且第二出水管的左端与称重箱的右侧连通。
优选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气缸和推板,所述筛粉漏斗的右侧栓接有安装板,且安装板的顶部栓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贯穿筛粉漏斗并栓接有推板,所述推板的底部与筛粉网的顶部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进料漏斗顶部的两侧均栓接有固定块,所述进料漏斗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盖板,且盖板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配合固定块使用的凹槽。
优选的,所述筛粉漏斗的右侧粘接有密封圈,且密封圈的内腔与气缸活塞杆的表面活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金刚电源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江门金刚电源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0705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质颗粒燃料干燥成型装置
- 下一篇:一种PVC塑料管扩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