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金属箔材抗拉延伸测试用夹头装置及拉力测试机有效
申请号: | 202220070487.0 | 申请日: | 2022-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471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廖启忠;李红;米成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纳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8 | 分类号: | G01N3/08;G01N3/02;G01N3/04 |
代理公司: | 广州高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6 | 代理人: | 程文斌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箔材抗拉 延伸 测试 夹头 装置 拉力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电池集流体用金属箔材抗拉延伸测试用夹头装置及拉力测试机;夹头装置包括固定座、气缸、活动夹持块、固定夹持块、支撑板,支撑板、固定夹持块分别与固定座前侧的两端连接,支撑板与固定夹持块之间形成夹持空间,气缸安装在支撑板的外侧,气缸的活塞杆穿过支撑板往夹持空间内伸缩延伸,并与活动夹持块固定连接,活动夹持块朝向固定夹持块的一面为第一夹持面,固定夹持块朝向活动夹持块的一面为第二夹持面,第一夹持面、第二夹持面之间形成夹样口。该夹头装置及利用该夹头装置的拉力测试机,通过气动器件控制夹样,装样简便省时,测试时间短,并能消除不同操作人员带来的测试差异,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电池用金属箔材抗拉延伸测试用夹头装置及拉力测试机。
背景技术
对于锂离子电池来说,通常使用的正极集流体是金属铝箔,负极集流体是金属铜箔,为了保证集流体在电池内部稳定性,二者纯度都要求在98%以上。随着锂电技术的不断发展,无论是用于数码产品的锂电池还是电动汽车的电池,都希望电池的能量密度尽量高,电池的重量越来越轻,而在集流体这块最主要就是降低集流体的厚度和重量,从而减少电池的体积和重量。
随着近年来锂电迅猛发展,锂电池用集流体发展也很快。正极铝箔的厚度由前几年的16um降低到14um、12um,再到目前的10um或8um。而负极用铜箔,由于本身铜箔柔韧性较好,其厚度由之前12um降低到10um,再到8um,到目前有很大部分电池厂家量产用6um,以及部分厂家正在开发的5um/4um。
但是,随着集流体金属箔材厚度的降低,其机械强度也随之降低,为了确保锂电池的各项性能,集流体在厚度降低的同时,必须保持必要的机械强度,特别是抗拉延伸性能。因此,在锂电池集流体金属箔材研发过程中,抗拉延伸测试就必不可少。
现有技术中,中国实用新型CN201320489864.5公开了一种用于塑料薄膜拉伸检测的夹头,包括拉力机连接件和夹持件,所述拉力机连接件与夹持件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的拉力机接件上设有固定栓,所述的夹持件包括固定夹持面、活动夹持面、活动夹持面连接件和锁扣;所述活动夹持面固定在活动夹持面连接件的凹槽中,所述活动夹持面连接件一端通过连接销连接固定夹持面,另一端通过连接销连接锁扣的尾部,所述锁扣的端部放置在固定夹持面的外侧凹槽中;所述的活动夹持面连接件上设有万向调节螺杆,所述万向调节螺杆两侧分别设有预留孔,在预留孔中通过调节螺栓固定应力弹簧。但是,该实用新型提供的夹头还是利用手工夹紧试样片,然后再进行抗拉延伸测试,装样、测试时间较长,不同人员操作还带来了测试结果差异,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由此可见,采用上述现有的测试仪器进行金属箔材抗拉延伸测试时,需使用夹具将金属箔材试样片两端夹紧,现有夹具在夹紧金属箔材试样片两端时,需要手动顺时针旋转把手来夹紧试样片,试样片夹紧的程度需要个人通过经验来控制;上半部分夹好后再用手拉直扶着样品,开始顺时针旋转夹紧下半部分。测试完成后取样时,分别手动逆时针旋转把手把上下两部分样片取出。这种使用手工夹紧试样片的仪器和测试过程存在如下不足:
(1)、耗时:需要一个具有丰富检测经验的人员操作,样品分上下两部分夹紧且要保证样品垂直不倾斜,经常会出现多次夹样,耗时较长;
(2)、人员差异:不同的检测人员进行手工操作时,实际的夹紧程度存在难以控制的差异,对延伸率测量的准确性会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亟需开发一种装样简便省时,测试时间短,便于操作并能消除不同操作人员带来的测试差异,提高测试结果准确性的金属箔材抗拉延伸测试用夹头装置及拉力测试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箔材抗拉延伸测试用夹头装置及拉力测试机,通过改进夹头装置的结构设计,引入气动器件控制夹样,达到装样简便、省时,测试时间短,并能消除不同操作人员带来的测试差异,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以解决上述不足。
其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纳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纳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0704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温锅炉水处理设备
- 下一篇:一种可控温nk细胞培养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