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良型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功能恢复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069496.8 | 申请日: | 2022-0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345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 发明(设计)人: | 贺静;曾必云;周阳;孔令煜;彭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3B22/20 | 分类号: | A63B22/20;A63B22/04 |
| 代理公司: | 长沙心智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33 | 代理人: | 张洪敏 |
| 地址: | 410031***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良 用于 膝关节 置换 术后 功能 恢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良型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功能恢复装置,包括底座和踏板:所述踏板的底部设置有滚轮,且滚轮沿底座上的滚槽的内壁滚动,所述底座上嵌设有延伸至滚槽内的限位组件,且限位组件可沿踏板的移动方向弹性伸缩。本实用新型中,该功能恢复装置采用踏板往复移动的方式,可以对患者的膝关节处进行周期性的往复康复训练操作,加快患者膝关节处的术后恢复速率,并结合限位组件的限位支撑,可以对踏板的往复滑动幅度进行调节限制,确保踏板往复移动幅度的合理性,避免往复移动幅度过大而对患者的膝关节处造成二次损伤,提高了功能恢复装置的使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良型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功能恢复装置。
背景技术
人工膝关节置换,是在近代人工髋关节成功应用于病人后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治疗膝关节疾病的新技术,它能非常有效地根除晚期膝关节病痛,极大地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在发达国家比较流行,而患者在接收全膝关节置换术之后,需要对膝关节进行功能康复性训练,以保证患者能够尽可能快的康复并正常生活。
中国专利公告号:CN214596411U公开了《一种用于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床上恢复训练装置》,包括两个相对称的固定柱和固定板,所述两个固定柱一端分别与固定板两端相连接,所述固定柱与床体外表面通过旋转器相连接,可以通过旋转器工作,带动固定架运动,来实现固定架的收起和使用,所述固定板下表面设有两个相对称的伸缩槽,所述伸缩槽内部设有伸缩器和滑块,所述伸缩器一端与伸缩槽一端相连接,所述伸缩器另一端与滑块相连接。
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阶段使用持续被动锻炼(continual passive motion,CPM)进行下肢功能锻炼,易导致膝关节疼痛、肿胀、关节腔出血等并发症,从而限制了膝关节的角度,影响术后的康复治疗效果。且存在设备较贵、须由专业人员操作等局限,不便于患者出院后进行自主功能锻炼。目前现有的功能恢复装置在使用时,通常依靠患者自身的下肢力量进行训练幅度的控制,由于患者的下肢膝关节术后力量不足,自行幅度控制的方式会对膝造成过度的压力,从而容易发生训练幅度过大而造成二次损伤的现象,不利于患者的康复训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可以灵活调节功能训练恢复幅度,防止发生二次损伤现象的一种改良型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功能恢复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良型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功能恢复装置,包括底座和踏板:
所述踏板的底部设置有滚轮,且滚轮沿底座上的滚槽的内壁滚动;
所述底座上嵌设有延伸至滚槽内的限位组件,且限位组件可沿踏板的移动方向弹性伸缩。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板,限位板上设有下口卡槽,且下口卡槽与底座上的上口卡槽相适配,限位板上设置有橡胶垫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滚槽的内壁底端设置有弧形的凸起部,所述滚轮上设有与凸起部相适配的弧形的凹陷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踏板上设有置脚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踏板上且位于置脚槽的两侧设置有母魔术贴,且母魔术贴上粘连有子魔术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还包括抵紧组件;
所述抵紧组件包括螺纹旋接在踏板上的抵紧杆,抵紧杆上且位于置脚槽内的端部通过轴承与抵紧板转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未经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0694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护效果好的配电控制设备
- 下一篇:一种双工位硅胶制品生产用硫化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