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向流风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0061233.2 | 申请日: | 2022-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6856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发明(设计)人: | 杜泽波;陈林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罗伯特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7/08 | 分类号: | F24F7/08;F24F7/003;F24F12/00;F24F13/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创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7 | 代理人: | 钟文翰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向 流风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风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双向流风道结构。一种双向流风道结构,包括主体外壳以及设置于主体外壳内的热回收装置,主体外壳中设有并排设置的热回收腔体、排风进风腔体,热回收装置设置于热回收腔体中,主体外壳内还设有连通热回收腔体、排风进风腔体之间的排风进风通道,主体外壳上设有连通排风进风腔体的排风进风口以及连通热回收腔体的排风出风口,排风进风腔体内安装有将鼓入排风进风通道中的排风风机;主体外壳上还安装有连通热回收腔体的新风进风口,热回收腔体上设有一连通主体外壳内部空间的开口,主体外壳上设有通过其内部空间连通该开口的新风出风口。本结构紧凑,布局合理,减少空间占用;达到节能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风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双向流风道结构。
背景技术
新风系统是由送风系统和排风系统组成的一套独立空气处理系统,它分为管道式新风系统和无管道新风系统两种。管道式新风系统由新风机和管道配件组成,通过新风机净化室外空气导入室内,通过管道将室内空气排出;无管道新风系统由新风机组成,同样由新风机净化室外空气导入室内。相对来说管道式新风系统由于工程量大更适合工业或者大面积办公区使用,而无管道新风系统因为安装方便,更适合家庭使用。
而目前的新风系统一般采用独立风道结构,集成化程度低,空间占用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一种双向流风道结构,包括主体外壳以及设置于主体外壳内的热回收装置,主体外壳中设有并排设置的热回收腔体、排风进风腔体,热回收装置设置于热回收腔体中,主体外壳内还设有连通热回收腔体、排风进风腔体之间的排风进风通道,主体外壳上设有连通排风进风腔体的排风进风口以及连通热回收腔体的排风出风口,排风进风腔体内安装有将鼓入排风进风通道中的排风风机;主体外壳上还安装有连通热回收腔体的新风进风口,热回收腔体上设有一连通主体外壳内部空间的开口,主体外壳上设有通过其内部空间连通该开口的新风出风口。
进一步的,主体外壳内设有连通于排风出风口与热回收腔体之间的排风出风通道以及连通于新风出风口与热回收腔体之间的新风出风通道。
进一步的,主体外壳内设有设于新风进风口与热回收装置之间的过滤网安装槽,过滤网安装槽上设有可插拔更换的空气过滤网。
进一步的,热回收装置由若干间隔排列的换热片组成,相邻的换热片相对设置且设有供空气通过的间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向风道结构,结构紧凑,布局合理,减少空间占用;再结合热回收装置,将室内空气的热量通过热回收装置传递到新风,达到节能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向流风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向流风道结构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主体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罗伯特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罗伯特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0612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悬挂电容麦克风咪芯
- 下一篇:一种汽车车架电泳涂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