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057991.7 | 申请日: | 2022-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500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陈威;史东洋;李白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103 | 分类号: | H01M50/103;H01M50/15;H01M50/169;H01M10/613;H01M10/6567;H01M10/6568;H01M10/654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师晓芳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单体 以及 用电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电池单体包括电极组件、壳体以及两个端盖,壳体具有在第一方向上相对设置的两个开口,且壳体包括沿周向围合设置的壳壁以及设置在壳壁内的分隔部,分隔部将壳体的内腔在第二方向上分隔为相互独立的第一腔和第二腔,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互垂直,第一腔用于容纳电极组件,第二腔形成冷却液的流动通道,第一腔的体积大于第二腔的体积。两个端盖对应设置在两个开口处,端盖与壳壁密封连接且端盖与分隔部的端面密封连接。本申请的电池单体的冷却效率得到提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动力电池的快速发展,其能量密度不断提升,而能量密度的提升使得动力电池的发热量增大,这样如何提高电池的冷却效率是需要重视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以提高电池的冷却效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单体包括电极组件、壳体以及两个端盖,壳体具有在第一方向上相对设置的两个开口,且壳体包括沿周向围合设置的壳壁以及设置在壳壁内的分隔部,分隔部将壳体的内腔在第二方向上分隔为相互独立的第一腔和第二腔,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互垂直,第一腔用于容纳电极组件,第二腔形成冷却液的流动通道,第一腔的体积大于第二腔的体积。两个端盖对应设置在两个开口处,端盖与壳壁密封连接且端盖与分隔部的端面密封连接。
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分隔部将壳体的内腔分隔为相互独立的第一腔和第二腔,其中第一腔用于容纳电极组件,第二腔用于容纳冷却液,这样第一腔产生的热量仅通过分隔部就可传递到第二腔的冷却液并被冷却液带走,传热路径简单,传热效率高,提高了电池的冷却效率。而且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腔和第二腔均通过端盖来进行封闭,使得电池单体的集成度高,装配简单。
在一些实施例中,端盖一体成型,端盖与壳壁焊接,且端盖与分隔部的端面通过激光穿透焊密封连接。端盖一体成型,这样在连接端盖与壳体时,先将端盖与壳体的壳壁焊接,并通过激光穿透焊的方式将端盖与分隔部的端面焊接即可实现端盖与分隔部的端面之间的密封连接,因此端盖一体成型可简化装配流程。
在一些实施例中,端盖包括用于封闭第一腔的第一端盖分体以及用于封闭第二腔的第二端盖分体,第一端盖分体与第一腔的端面焊接,第二端盖分体与第二腔的端面焊接,且第一端盖分体、第二端盖分体以及分隔部之间通过粘结胶连接。将端盖拆分为上下两部分,并在两部分分别与壳体的端面焊接后,再对两部分以及分隔部进行再次密封,可进一步保证第一腔和第二腔之间的密封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壁包括与第三方向垂直且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壁以及与第二方向垂直且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侧壁,第三方向与第二方向以及第一方向相互垂直,第二侧壁的面积小于第一侧壁的面积,分隔部平行于第二侧壁。分隔部平行于第二侧壁使得第二腔的冷却液覆盖第二侧壁,这样当多个电池单体的大面并排设置时,第二腔均位于同一端,利于对多个电池单体的第二腔的冷却液进行统一的输送。而且这样设置使得第一腔和第二腔之间的分隔部的面积较小,更容易实现两个腔之间的隔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分隔部的厚度大于壳壁的厚度。分隔部的厚度大于壳壁的厚度,可增大分隔部与端盖之间的连接面积,以保证第一腔和第二腔的隔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包括设置在壳壁内且平行设置的两个分隔部,两个分隔部将壳体的内腔分隔为相互独立的第一腔以及设置在第一腔两侧的两个第二腔。这样设置使得用于放置电极组件21的第一腔的两侧均流通有冷却液,可进一步提升冷却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端盖包括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第一端盖上设置有用于向第二腔输入冷却液的冷却液输入管,第二端盖上设置有用于从第二腔输出冷却液的冷却液输出管。冷却液输入管和冷却液输出管分别设置在两个端盖上来实现第二腔冷却液的循环流动,提高冷却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0579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精准闭合电动偏心半球阀
- 下一篇:一种分体式摩托车用气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