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线充电线圈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057085.7 | 申请日: | 2022-0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802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 发明(设计)人: | 窦正旭;贺贤汉;周建华;王斌;孙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富乐华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F27/22 | 分类号: | H01F27/22;H01F27/28;H01F27/30;H01F27/24;H01F38/14;H02J50/1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 31280 | 代理人: | 赵建敏 |
| 地址: | 200444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 充电 线圈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一种无线充电线圈组件,包括线圈以及软磁铁氧体,所述线圈固定在软磁铁氧体上构成一DCB覆铜基板;所述线圈为由烧结固定在软磁铁氧体单侧的铜片刻蚀成螺旋状线圈;所述软磁铁氧体的厚度为0.2‑2.5mm,所述线圈的厚度为0.075‑1.5mm,线圈的线宽为0.1‑1.2mm,线圈的圈数为5‑80圈,线圈相邻圈之间的间距为0.1‑3mm。在不引入新材料的前提下,减去了影响组件导热的连接胶层,大大改善了线圈和磁性材料层组件的导热能力和均匀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具体是充电线圈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充电技术的逐渐成熟以及安全便捷的用户体验,众多厂商纷纷推出了支持无线充电功能的手机、手表和耳机等设备,包括无线充电发射端和接收端的无线充电领域的市场需求也在逐步增加。无线充电发射端内部的线圈和磁性材料的搭配通常为丝包线和软磁铁氧体的组合,两者的连接通常采用胶粘的简易方式。这种方式无法保证线圈被胶均匀覆盖,并且传统发射端使用的热熔胶等物质的热导率仅有约0.1-0.3W/m·K,这意味着当发射端线圈逐步发热时,产生的热量并不能朝着风扇方向均匀快速传递,最终导致设备整体温度高且不均匀性分布。发射端热扩散效率低这一技术瓶颈,会直接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甚至带来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线充电线圈组件,以解决以上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线圈组件,包括线圈以及软磁铁氧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固定在软磁铁氧体上构成一DCB覆铜基板;
所述线圈为由烧结固定在软磁铁氧体单侧的铜片刻蚀成螺旋状线圈;
所述软磁铁氧体的厚度为0.2-2.5mm,所述线圈的厚度为0.075-1.5mm,线圈的线宽为0.1-1.2mm,线圈的圈数为5-80圈,线圈相邻圈之间的间距为0.1-3mm。
所述软磁铁氧体为MnZn软磁铁氧体,NiZn软磁铁氧体,或者类似的软磁铁氧体材料。软磁铁氧体的厚度优选为1-1.5mm,形状为方形、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图形;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线圈的厚度优选为0.2-0.8mm。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线圈的外形为方形、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图形;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线圈的圈数优选为5-30圈,线圈相邻圈之间的间距优选为0.3-1mm。线圈相邻圈之间的间距可为等距或者不等距设计。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软磁铁氧体固定有所述线圈的一侧开设有螺旋状凹槽,所述螺旋状凹槽与所述线圈相邻设置。提高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线圈组件的制作主要包括四道工艺步骤:(1)软磁铁氧体和铜片在一定气氛下烧结;(2)贴膜、曝光、显影;(3)蚀刻铜片,产生特定线圈形状,作为线圈;(4)防氧化处理、清洗。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线充电发射端线圈组件创造性的采取软磁铁氧体和铜片直接烧结的连接结构,在不引入新材料的前提下,减去了影响组件导热的连接胶层,大大改善了线圈和磁性材料层组件的导热能力和均匀性。并且,由于采用精密蚀刻工艺制备表面铜层的具体外形,故无需进行传统线圈的绕线,并可精密控制线圈的尺寸,保证产品的一致性。因此,本实用新型为无线充电发射端的磁性材料与铜线圈结合方式的设计层面以及发射端散热设计层面提供了创新性的设计思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无线充电线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的无线充电线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无线充电线圈组件的截面层次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富乐华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富乐华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0570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标签和电子标签结构
- 下一篇:一种轧机纵喷用喷嘴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