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在役管道修复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052638.X | 申请日: | 2022-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304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董家晏;田旭;张鹏刚;季福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堡森(上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1645 | 分类号: | F16L55/1645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信义律师事务所 31411 | 代理人: | 朱德宝 |
地址: | 20044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管道 修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管道维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在役管道修复的装置,用于对在役管道进行带水修复作业,包括具有空心腔的气囊柱,所述气囊柱包括一用于修复管道的修复工位,所述修复工位的两端设置有用于截断水流的截止部,所述修复工位上沿所述气囊柱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填充修复材料的导料部,所述导料部的一端贯穿所述修复工位处于所述空心腔内,提高管道修复的效率,解决了因修复材料流动性差而导致修复时间较长和修复部位填充不密实出现空洞等缺陷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管道维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在役管道修复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地下管网的数量日益增多,且对城市的排污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些地下管道在长时间使用,且受到污水腐蚀的情况下,其很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化,并出现渗漏的情况,严重时因污水渗漏而出现地面塌陷,影响整个城市的排污系统。
目前针对管道修复主要采取开挖重埋,或者在管道的两端对污水进行堵截,进而对受损的管道进行修补,但是这样的方式,受外界因素干扰较大,施工成本过高,同时在施工时,对周围的影响较大。
现有技术中,对于管道修复仍存在较多问题,由于修复材料流动性较差,在填充修复材料时往往需要消耗大量时间,且填充效果不好,修复部位填充不密实出现空洞等缺陷,因此具有改进的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在役管道修复的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来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在役管道修复的装置,置于在役管道中,对在役管道进行带水修复作业,包括具有空心腔的气囊柱,所述气囊柱包括一用于修复管道的修复工位,所述修复工位的两端设置有用于截断水流的截止部,所述修复工位上沿所述气囊柱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填充修复材料的导料部,所述导料部的一端贯穿所述修复工位处于所述空心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每个所述导料部均包括进料管以及排气管,所述进料管的一端位于所述空心腔内,所述进料管的另一端与所述修复工位的表面相贴合,所述排气管的一端位于所述空心腔内,所述排气管的另一端与待修复管道内壁之间具有一排气间隙h。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进料管与所述排气管间隔交叉排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排气间隙h的取值为0<h≤1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进料管的直径大于所述排气管的直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进料管与所述排气管的内侧壁均为不锈钢材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气囊柱的一端设置有导气部,所述导气部与所述气囊柱的气腔相连通,用于对所述气囊柱进行充放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气囊柱与所述导气部相对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耳,所述连接耳用于连接外部牵引设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相邻的两个所述导料部之间的间距为L,所述间距L的取值范围为5m≤L≤20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排气管靠近管道内壁的端部开设有导孔,所述导孔的直径不大于所述排气管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用于在役管道修复的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
通过设置多个导料部,从而使得修复材料更加均匀地填充至修复间隙处,提高对管道的修复效果,提高了管道修复的效率,解决了因修复材料流动性差而导致修复时间较长,以及修复部位填充不密实出现空洞等缺陷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解释: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等轴测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堡森(上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堡森(上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0526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