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管切开套管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045298.8 | 申请日: | 2022-0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668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 发明(设计)人: | 邱征丽;范婷婷;王裕辉;汤连军;钟彩棠;谢云娥;翁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佛山市顺德区龙江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苏伟钊 |
| 地址: | 52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管 切开 套管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气管切开套管,包括外套管、内套管和盖体,所述外套管的体外端设置有连接翼,连接翼背离所述外套管的侧面上设有凸环,所述凸环环绕所述外套管的管口设置,所述内套管设置于所述外套管的内部,所述内套管的体外端设置有搭接翼,所述搭接翼搭接于所述凸环上,所述盖体盖设于所述搭接翼上且与所述凸环螺纹连接,所述盖体上还设有用于展露所述内套管的管口的通孔。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一种气管切开套管,能够方便取出内套管,简化医务人员的操作,降低暴露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气管切开套管。
背景技术
气管切开套管在使用时,需要每隔几小时就将内套管取出进行清洗灭菌。但是现有技术中,内套管和外套管的连接处呈圆弧形,医务人员不易操作,若是使用钳子等工具辅助,又易划破医务人员的手套,甚至划伤医务人员的手部皮肤,暴露风险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管切开套管,能够方便取出内套管,简化医务人员的操作,降低暴露风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管切开套管,包括外套管、内套管和盖体,所述外套管的体外端设置有连接翼,连接翼背离所述外套管的侧面上设有凸环,所述凸环环绕所述外套管的管口设置,所述内套管设置于所述外套管的内部,所述内套管的体外端设置有搭接翼,所述搭接翼搭接于所述凸环上,所述盖体盖设于所述搭接翼上且与所述凸环螺纹连接,所述盖体上还设有用于展露所述内套管的管口的通孔。
可选地,所述连接翼呈椭圆状。
可选地,所述外套管的管口设置于所述连接翼的中部。
可选地,所述外套管的体外端的管口呈圆形,所述外套管的体内端的管口呈椭圆形,所述外套管的管体自其体外端向其体内端逐渐过渡,所述内套管的形状与所述外套管的形状相适配。
可选地,所述外套管的体外端的口径大于所述外套管的体内端的口径。
可选地,所述内套管的体内端突出于所述外套管的体内端。
可选地,所述通孔的口径大于所述内套管的口径。
可选地,所述搭接翼呈圆形,所述搭接翼的直径等于所述凸环的外径。
可选地,所述外套管为金属管,所述内套管为金属管,所述盖体为金属盖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管切开套管,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气管切开套管,包括外套管、内套管和盖体,外套管的体外端设置有连接翼,连接翼背离外套管的侧面上设有凸环,凸环环绕外套管的管口设置,内套管设置于外套管的内部,内套管的体外端设置有搭接翼,搭接翼搭接于凸环上,盖体盖设于搭接翼上且与凸环螺纹连接,盖体上还设有用于展露内套管的管口的通孔。拧下盖体,便能够解除对搭接翼的限制,方便取出内套管,简化医务人员的操作,降低暴露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套管;2、内套管;3、盖体;11、连接翼;12、凸环;21、搭接翼;3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佛山市顺德区龙江医院),未经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佛山市顺德区龙江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0452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芯模振动机的芯模振动棒
- 下一篇:卷筒式供料切断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