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在线式环形器耐压自动化测试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220040492.7 | 申请日: | 2022-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341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勉;马治军;廖乾景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菲思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江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814 | 代理人: | 陈晓霞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在线 环形 耐压 自动化 测试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在线式环形器耐压自动化测试设备,包括机架和设于机架上的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设备包括架设在机架上,用于运输料盘的搬运流道、设于所述搬运流道上方,用于扫描产品信息的扫码机构、设于所述搬运流道侧面,用于抓取产品的的机械手、用于测试产品的测试夹具和用于回收不合格产品的废料盒,所述废料盒与所述测试夹具相对设置,所述测试夹具包括夹具电控箱和设于所述夹具电控箱上的夹具,所述夹具具有多个工位,每两工位并联一台测试机。本实用新型的在线式环形器耐压自动化测试设备,通过在测试夹具上设置多个工位,每两个工位连接一台测试机,保证测试设备可以同时测试多个产品,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测试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在线式环形器耐压自动化测试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和国家大力推进“智能制造2025”的宏伟战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进行从人工到自动化的转型,环形器生产领域也不例外。很多企业在环形器组装、成品外观检查、成品测试等环节中仍然使用大量的人工,而且环形器产品尺寸小,这无疑进一步增加了人工操作的难度和人工测试结果的不稳定性。
当前人工操作方式为:人工将产品一个一个放入测试夹具中测试,测试完后对NG和OK产品进行分类摆放,测试软件不能将多台耐压测试机一起同步测试,测试程序复杂,导致人工产出小。
现在很多制造型企业,其产品测试工艺一般由操作工执行完成,这个过程中容易出现产品工艺状态混乱、数据统计不准确、稳定性偏低等问题,人工操作毕竟会有疲劳性,无法持续作业,导致产能低下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在线式环形器耐压自动化测试设备,旨在解决现有人工操作测试结果不稳定和测试效率低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在线式环形器耐压自动化测试设备,包括机架和设于机架上的测试设备,其中,所述测试设备包括架设在机架上,用于运输料盘的搬运流道、设于所述搬运流道上方,用于扫描产品信息的扫码机构、设于所述搬运流道侧面,用于抓取产品的机械手、用于测试产品的测试夹具和用于回收不合格产品的废料盒,所述废料盒与所述测试夹具相对设置,所述测试夹具包括夹具电控箱和设于所述夹具电控箱上的夹具,所述夹具具有多个工位,每两工位并联一台测试机。
优选地,所述搬运流道包括支架、设于所述支架表面的上料仓和下料仓、设于所述支架上,用于驱动料盘运输的第一动力机构、设于所述支架侧面的分盘机构和叠盘机构,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动力机构连接的第一传送带。
优选地,所述上料仓设于所述支架的前端,所述下料仓设于所述支架的后端,所述分盘机构设于所述上料仓的一侧,所述叠盘机构设于所述下料仓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扫码机构包括立柱、设于立柱上的X轴模组、设于X轴模组上的Y轴模组和设于所述Y轴模组上的扫码枪。
优选地,所述机械手包括支撑架、设于所述支撑架上的机械臂和设于所述机械臂上用于抓取产品的抓手。
优选地,所述工位设有4-12个。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在线式环形器耐压自动化测试设备,通过设置搬运流道、扫码机构、机械手、测试夹具和废料盒,通过在测试夹具上设置多个工位,每两个工位连接一台测试机,保证测试设备可以同时测试多个产品,效率高;采用机械手搬运产品,多工位同时测试的方式对环形器耐压进行自动化检测,由原本人工来读取参数改为电脑自动读取参数,自动判定产品与否,保证产品的参数在固定的数值区间内,同时保证测试效率高,还能保证产品的一致性,数量和质量都能满足使用需求;同时,该设备既能连线生产,前接或后接其他工序的设备,也能单机生产,由人工上下料操作,可操作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线式环形器耐压自动化测试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菲思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菲思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0404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载天线
- 下一篇:软包电池模块、模组及新能源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