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金属矿业的涉水装载机有效
申请号: | 202220039019.7 | 申请日: | 2022-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052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钱东波;焦焕龙;曲连俊;苗景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州双圆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3/28 | 分类号: | E02F3/28;E02F3/36;E02F3/38;E02F3/40;E02F3/42 |
代理公司: | 济南鼎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45 | 代理人: | 林胜琦 |
地址: | 2614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金属 矿业 涉水 装载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金属矿业的涉水装载机,包括装载机本体、装载臂与驾驶室,所述装载机本体的前侧固定焊接设置有前车架,所述装载机本体的前侧固定焊接设置有后车架。左右两侧的所述驱动装置一侧分别与传动轴相连接,两组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分别与变速箱的两侧面相连接,所述变速箱的离地高度由原先的150mm提升至440mm,所述传动轴由原先的150mm提升至330mm,本实用新型通过提升变速箱以及传动轴的离地高度,避免装载机的变速箱长期浸泡于井下水中,降低了装载机的故障率,降低维修成本,并且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等优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适用于金属矿业的涉水装载机,具体涉及矿石装载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金属资源十分丰富,根据作业环境不同主要分为地上矿井和井下矿井,矿井是形成地下矿业生产系统的井巷、硐室、装备、地面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总称。众所周知矿井井下环境较为恶劣,巷道狭窄、工作面低矮,并且矿井井下内部水深高达5-60cm深;但是目前用于矿井井下中的装载机大多选用履带式的装载机,其整机的高度较高,体积较大、重量较高,装载机在巷道中行走较为困难,现有的装载机生产成本较高,并且极易发生故障,导致大大增加了维修成本,不适宜于小型企业以及大范围内部推广与使用。
关于目前用于矿井井下中的装载机大多选用履带式的装载机,其整机的高度较高,体积较大、重量较高,装载机在巷道中行走较为困难,现有的装载机生产成本较高,并且极易发生故障,导致大大增加了维修成本,不适宜于小型企业以及大范围内部推广与使用的问题,在中国专利公布号为:CN103122763 A公布了一种矿井掘进装载机,上述技术方案包括机架、运输带、输送电机、臂液压电机、机架驱动电机、驱动轨道轮,轨道轮备用套胶轮、主臂、副臂、滚筒、护头铲、小臂、耙头组成,上述技术方案的机架中层两端设置有滚筒,运输带环绕安装于该滚筒上,机架上层设置主臂,其尾端经万向连接于机架上,中段下方设置一带液压缸的方向机,前端下侧连接小臂以及耙头,同时该主臂内设置有副臂,副臂前端并设置一小平台,机架内测设置由输送电机,臂液压电机,隔爆配电箱以及机架驱动电机,底端设置驱动轨道轮,驱动轨道轮行走于轨道上,他是挖掘机和胶带运输机的结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延伸速度快,降低了劳动强度的特点,但是上述技术方案依然具有体积较大,重量较重,并且不具备防水设施,用于井下水中行走,则及其容易发生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金属矿业的涉水装载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用于矿井井下中的装载机大多选用履带式的装载机,其整机的高度较高,体积较大、重量较高,装载机在巷道中行走较为困难,现有的装载机生产成本较高,并且极易发生故障,导致大大增加了维修成本,不适宜于小型企业以及大范围内部推广与使用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金属矿业的涉水装载机,包括装载机本体、装载臂与驾驶室,所述装载机本体的前侧固定焊接设置有前车架,所述装载机本体的前侧固定焊接设置有后车架,所述前车架与后车架之间通过铰接板进行连接,所述后车架与前车架底部端面固定焊接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后车架上侧设置有发动机与变速箱,所述前车架上侧设置有驾驶室,所述前车架设置有转向油缸,所述前车架的前侧顶端通过第二铰接连接件与装载臂相连接,所述装载臂前端通过第一铰接连接件与铲斗相连接,所述铲斗设置有铲斗刀板;所述后车架底端侧面以及前车架的底端侧面通过传动轴相连接,所述传动轴由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第三传动轴以及传动轴过桥组合而成,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一端与后车架底端侧面相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的另一端与变速箱的侧面相连接,所述变速箱的另一端侧面与第二传动轴相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通过传动轴过桥与第三传动轴相连接,所述第三传动轴与前车架的底端侧面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州双圆工贸有限公司,未经莱州双圆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0390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指纹仪及身份识别设备
- 下一篇:混凝土搅拌运输车主槽清洗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