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针对透明镜面物体的非接触式三维坐标测量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036465.2 | 申请日: | 2022-0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107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 发明(设计)人: | 王伶;陶勤练;徐杰宇;朱明杰;张雅健;孙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科检验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B11/00 | 分类号: | G01B1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郎祺 |
| 地址: | 2011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对 透明 物体 接触 三维 坐标 测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针对透明镜面物体的非接触式三维坐标测量装置,包括:支撑框架、四个固定组件、两根定位横杆、置物台、移动平台、光学探头以及移动横杆;其中,置物台的顶端中部竖直地固定有支撑框架;定位横杆的一端可滑动地设于第一滑槽内,定位横杆的另一端可滑动地设于第二滑槽内;移动横杆的一端可滑动地设于第一滑轨上,移动横杆的另一端可滑动地设于第二滑轨上;移动平台可滑动地设于移动横杆上;光学探头固定地设于移动横杆上。本实用新型的非接触式三维坐标测量装置能够辨识出玻璃面与镜面的反射光,从而进行高精度的测量;本实用新型采用垂直上下、水平左右移动的测量方法,可高精度测量曲面、凹坑、具有高低差等各种形状的目标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非接触式三维坐标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针对透明镜面物体的非接触式三维坐标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常规的三维坐标手动操作,测量时将样品垂直立放,用钢直尺或金属线水平紧贴镜面的两边或对角线方向,用塞尺测量直线边与镜面之间的间隙,并以弧的高度确定镜面的位置,长度和宽度则通过钢卷尺进行确定;这一接触式的测量方法,容易划伤被测物,也有可能对薄的样品产生压力变形,影响了测试结果,而且测试速度慢,特别是大型样品,单人难以完成,测试的结果比较粗略。
传统激光三维扫描技术,按照一定周期向被测物体发射激光脉冲,根据被测物回反射激光脉冲的相位差或者时间,结合激光的传播速度,就可计算出仪器与被测物之间的距离,再根据光线的角度,就可以激光的高度角和方位角得出被测点的三维坐标;但在测试镜面反射物体时,如果探头发出的激光入射角不是垂直于镜面时,激光通过被测物反射至非探头方向,容易造成数据缺失,特别是透明镜面物体对光多重反射,影响测试结果。
因此,亟需一种针对透明镜面物体的非接触式三维坐标测量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针对透明镜面物体的非接触式三维坐标测量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针对透明镜面物体的非接触式三维坐标测量装置,包括:支撑框架、四个固定组件、两根定位横杆、置物台、移动平台、光学探头以及移动横杆;
其中,所述置物台的顶端中部竖直地固定有所述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包括:竖直地固定于所述置物台一侧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三支撑杆以及竖直地固定于所述置物台另一侧的第二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于所述第二支撑杆所相对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二支撑杆于所述第一支撑杆所相对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三支撑杆于所述第四支撑杆所相对的一侧设有第一滑轨,所述第四支撑杆于所述第三支撑杆所相对的一侧设有第二滑轨;
所述定位横杆的一端可滑动地设于所述第一滑槽内,所述定位横杆的另一端可滑动地设于所述第二滑槽内;一对所述固定组件可滑动地设于一根所述定位横杆上,另一对所述固定组件可滑动地设于另一根所述定位横杆上;
所述移动横杆的一端可滑动地设于所述第一滑轨上,所述移动横杆的另一端可滑动地设于所述第二滑轨上;所述移动平台可滑动地设于所述移动横杆上;所述光学探头固定地设于所述移动横杆上。
优选地,所述支撑框架为金属框架。
优选地,还包括:与所述移动横杆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二电机;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二转轴与所述移动横杆一端的内壁可转动连接,第三转轴与所述移动横杆另一端的内壁可转动连接;传动履带的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传动履带的另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上;传送履带的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二转轴的另一端上,所述传送履带的另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三转轴上;所述移动平台与所述传送履带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定位横杆为金属横杆。
优选地,所述定位横杆的端部设有锁定组件。
优选地,所述光学探头为光谱共焦位移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科检验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科检验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0364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用减震器缓冲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建筑工程施工的改进型装配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