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防工程用排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033381.3 | 申请日: | 2022-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847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卫永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鸿泰消防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7/06 | 分类号: | F24F7/06;F24F13/02 |
代理公司: | 武汉欣博智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77 | 代理人: | 吴华丽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防工程 用排烟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消防工程用排烟装置,包括进风口、变径管道A、通风弯头、通风管道、变径管道B、排风口、轴流风机,所述进风口顶部安装有变径管道A,所述变径管道A顶部安装有通风弯头,所述通风弯头与通风管道相连接,所述通风管道前端安装有变径管道B,所述变径管道B前端安装有排风口,所述排风口内安装有轴流风机。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进风口与排风口之间的通风管道均通过变径管道连接,使得通风管道内风速变大,可以快速排烟,同时通风管道顶部开设有单向阀板与顶部通风管道相连接,并通过转动涡轮带动排风叶片完成日常的通风工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防工程用排烟装置。
背景技术
消防工程主要包括火灾现场的人员救援,重要设施设备、文物的抢救,重要财产的安全保卫与抢救,扑灭火灾等。目的是降低火灾造成的破坏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其中排烟在消防工作中十分重要,但是现有的排烟装置仅能用在消防工作上,并不可完成平时的通风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防工程用排烟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消防工程用排烟装置,包括进风口、变径管道A、通风弯头、通风管道、变径管道B、排风口、轴流风机,所述进风口顶部安装有变径管道A,所述变径管道A顶部安装有通风弯头,所述通风弯头与通风管道相连接,所述通风管道前端安装有变径管道B,所述变径管道B前端安装有排风口,所述排风口内安装有轴流风机。
优选的:所述变径管道A由大变小,所述变径管道B由小变大。
优选的:所述消防工程用排烟装置还包括有连接板、单向阀板、顶部通风管道、转动涡轮和排风叶片,所述通风管道顶部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安装有单向阀板,所述单向阀板顶部安装有顶部通风管道,所述顶部通风管道顶部安装有转动涡轮,所述转动涡轮内安装有排风叶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进风口与排风口之间的通风管道均通过变径管道连接,使得通风管道内风速变大,可以快速排烟,同时通风管道顶部开设有单向阀板与顶部通风管道相连接,并通过转动涡轮带动排风叶片完成日常的通风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消防工程用排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风口,2、变径管道A,3、通风弯头,4、通风管道,5、变径管道B,6、排风口,7、轴流风机,8、连接板,9、单向阀板,10、顶部通风管道,11、转动涡轮,12、排风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所示,一种消防工程用排烟装置,包括进风口1、变径管道A2、通风弯头3、通风管道4、变径管道B5、排风口6、轴流风机7,所述进风口1顶部安装有变径管道A2,所述变径管道A2顶部安装有通风弯头3,所述通风弯头3与通风管道4相连接,所述通风管道4前端安装有变径管道B5,所述变径管道B5前端安装有排风口6,所述排风口6内安装有轴流风机7。所述变径管道A2由大变小,所述变径管道B5由小变大。所述消防工程用排烟装置还包括有连接板8、单向阀板9、顶部通风管道10、转动涡轮11和排风叶片12,所述通风管道4顶部安装有连接板8,所述连接板8上安装有单向阀板9,所述单向阀板9顶部安装有顶部通风管道10,所述顶部通风管道10顶部安装有转动涡轮11,所述转动涡轮11内安装有排风叶片12。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进风口1通过变径管道A2与通风弯头3和通风管道4相连接,通风管道4通过变径管道B5与排风口6相连接,通过变径管道使得通风管道内风速流量变快,方便快速将烟雾散去,同时顶部的通风管道10通过转动涡轮11带动排风叶片12通过单向阀板9可实现日常通风作业。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因此等同范围内的同等变化都囊括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鸿泰消防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鸿泰消防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0333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辅助拆模工具凳
- 下一篇:一种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施工的张拉端群锚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