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输管道缓蚀剂自动加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031280.2 | 申请日: | 2022-0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128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 发明(设计)人: | 汪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沣浩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7D7/02 | 分类号: | B67D7/02;B67D7/06;B67D7/08;B67D7/76 |
| 代理公司: | 深圳信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00 | 代理人: | 董会明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理工***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缓蚀剂 自动 加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输管道缓蚀剂自动加注装置,涉及管道防护技术领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端的一侧安装有加工罐体,且加工罐体内部的下方安装有过滤网,所述加工罐体的顶端设置有入料管,且入料管的底端贯穿加工罐体顶端并延伸至加工罐体内部,所述底板顶端的远离加工罐体的一侧安装有加注罐体,且加注罐体靠近加工罐体的一侧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连接有排出管,且电动伸缩杆的输入端连接有连接管,所述加注罐体远离传输泵的一侧安装有加注泵。本实用新型通过电动伸缩杆的伸缩带动活动板进行上下移动,以此来调节活动板的位置高度,在活动板高度的固定下,便可以使得加注罐体内部缓蚀剂的容量进行限定调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防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集输管道缓蚀剂自动加注装置。
背景技术
在集输管道的使用过程中,为了提高集输管道的使用寿命,会在集输的管道定期注入相应的缓蚀剂,但是传统的集输管道缓蚀剂加注装置的使用过程中,其加工罐的效率较低,从而使得缓蚀剂的制作量跟不上加注量,从而影响装置的加注效率,并且传统的加注装置在工作过程中,不能够对注入量进行有效的控制,导致加注质量较低,影响集输管道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输管道缓蚀剂自动加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缓蚀剂加注量的控制调节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集输管道缓蚀剂自动加注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端的一侧安装有加工罐体,且加工罐体内部的下方安装有过滤网,所述加工罐体的顶端设置有入料管,且入料管的底端贯穿加工罐体顶端并延伸至加工罐体内部,所述底板顶端的远离加工罐体的一侧安装有加注罐体,且加注罐体靠近加工罐体的一侧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连接有排出管,且电动伸缩杆的输入端连接有连接管,所述加注罐体远离传输泵的一侧安装有加注泵,且加注泵的输出端连接有加注管,所述加注泵的输入端连接有吸收管,所述加注罐体的内部设置有控量结构;
所述控量结构还包括活动板,所述活动板设置在加注罐体的内部,且活动板顶端的中央位置处设置有弹性螺纹管,所述弹性螺纹管的底端贯穿活动板顶端并连接有喷头,所述加注罐体内部的顶端安装有多个电动伸缩杆,且电动伸缩杆的底端通过固定件和活动板顶端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加工罐体的底端安装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加工罐体底端并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贯穿过滤网内部并安装有多个搅拌杆。
优选的,所述搅拌杆等角度的设置在转动杆的外侧,且搅拌杆设置在过滤网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过滤网的外侧和加工罐体内部相接触,且过滤网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通槽。
优选的,所述活动板尺寸的大小和加注罐体内部尺寸大小相同,且活动板的外侧和加注罐体内壁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排出管的一端贯穿加注罐体一侧并延伸至加注罐体内部,且加注罐体内部的排出管一端和弹性螺纹管顶端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贯穿加工罐体一侧并延伸至加工罐体内部,且加工罐体内部的连接管一端设置在加工罐体内部下方。
优选的,所述吸收管的一端贯穿加注罐体一侧并延伸至加注罐体内部,且加注罐体内部的吸收管一端位于活动板下方。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集输管道缓蚀剂自动加注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有电动伸缩杆和弹性螺纹管,通过设置有电动伸缩杆的存在,在传输泵开启工作前,可以利用电动伸缩杆的伸缩带动活动板进行上下移动,以此来调节活动板的位置高度,在活动板高度的固定下,便可以使得加注罐体内部缓蚀剂的容量进行限定调节,并且喷头是通过弹性螺纹管和排出管相连接,利用弹性螺纹管的伸缩性可以使得活动板的移动不会影响排出管对缓蚀剂的传输,通过此便可以控制加注罐体内部缓蚀剂的容量,实现对本装置加注量的控制调节,增加本装置的加注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沣浩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沣浩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0312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输油气管道内腐蚀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文缆道主缆绳润滑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