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AI人脸识别的楼宇对讲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031160.2 | 申请日: | 2022-0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316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 发明(设计)人: | 由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西博泰科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Q5/24 | 分类号: | H04Q5/24;H04N7/18;G07C9/00 |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嘉允启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3 | 代理人: | 胡柯 |
| 地址: | 518131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龙华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ai 识别 楼宇 对讲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AI人脸识别的楼宇对讲系统,包括人脸识别组件与第一中央处理器信号互通,第一中央处理器控制门锁开闭组件的开闭;拨号盘与可视化通话内机信号互通,第二中央处理器与可视化通话内机信号互通,第二中央处理器控制门锁开闭组件的开闭;L形支撑座的侧板上转动设置有人脸识别模块,人脸识别模块与第一中央处理器信号互通;身高判断模块可控制人脸识别模块转动。本申请通身高判断模块判断人的身高,控制人脸识别模块转动,从而进行更好的进行人脸的识别,通过第一中央处理器控制门锁开闭组件开门,保证了住户的安全;还通过拨号盘与可视化通话内机进行通话,从而对人员进行确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楼宇对讲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AI人脸识别的楼宇对讲系统。
背景技术
楼宇对讲机是安装在楼宇门口处的对讲控制装置。随着科技的发展,人脸识别更大规模的运用在楼宇对讲系统内。人脸识别是用摄像机或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识别的一系列相关技术。
现有的楼宇对讲系统通过安装固定角度的人脸识别摄像头,当身高过高或过低时,需要人垫脚或下蹲才能进行人脸识别,数据采集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基于AI人脸识别的楼宇对讲系统,用于人脸进行识别进行开门,和与楼宇内的人进行通话。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包括有第一中央处理器、第二中央处理器和若干的楼宇对讲单元;若干的所述楼宇对讲单元均包括有人脸识别组件、门锁开闭组件、拨号盘和若干个可视化通话内机;
所述人脸识别组件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一中央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中央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与门锁开闭组件的第一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
所述拨号盘的信号输出端与可视化通话内机信号输入端信号互通,所述可视化通话内机的第一信号输出端与音响和麦克风的信号输入端均信号互通,所述可视化通话内机的第二信号输出端与第二中央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中央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与门锁开闭组件的第二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
所述人脸识别组件设置在L形支撑座上,所述L形支撑座的底板设置在地面上,所述L形支撑座的侧板与地面相垂直,所述L形支撑座的侧板上设置有音响和麦克风,所述L形支撑座的底板上设置有拨号盘;
所述人脸识别组件包括有身高判断模块和人脸识别模块;
所述L形支撑座的侧板上可上下转动的设置有人脸识别模块,所述人脸识别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一中央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
用于控制人脸识别模块转动的所述身高判断模块可采集人的身高数据。
作为优选,所述人脸识别模块包括安装盒、缺口、腔室、第一电机、人脸识别摄像头;
所述安装盒设置在L形支撑座的侧板上,所述安装盒一侧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处有人脸识别摄像头,所述安装盒内开设有腔室,所述腔室内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可转动贯穿安装盒并连接人脸识别摄像头,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的轴线与安装盒的侧壁相垂直;
所述人脸识别摄像头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一中央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身高判断模块包括身高采集传感器;
所述身高采集传感器设置在L形支撑座的侧板上,所述身高采集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一电机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盒外还上下滑动的设置有第一保护罩,所述第一保护罩下端面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可容纳安装盒通过,所述腔室内还设置有可上下滑动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上设置有丝杠,所述丝杠贯穿腔室上端面与安装盒顶端面并伸出安装盒顶端面,所述丝杠与安装盒螺纹啮合,所述丝杠的安装盒伸出段转动连接第一保护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西博泰科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西博泰科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0311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公园智能运营的打卡桩
- 下一篇:一种多支路可实现负载敏感控制的集成阀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