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代步车的车把装置以及代步车有效
申请号: | 202220015513.X | 申请日: | 2022-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617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曹冠;王灿;吕荣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纳恩博(常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23/04 | 分类号: | B62K23/04;B62J50/21 |
代理公司: | 北京景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2 | 代理人: | 常鹏 |
地址: | 213100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常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代步 车把 装置 以及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代步车的车把装置以及代步车,代步车的车把装置包括:底座;转把,所述转把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底座;显示组件,所述显示组件至少用于显示所述代步车的电量,所述显示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座且为弧形或环形。将显示组件设置于底座,而转把也设置于底座,这样显示组件可以与转把形成一体结构,避免显示组件凸出于转把,从而影响车把装置的外观结构。另外,将显示组件设置为弧形或环形,这样显示组件的显示界面也为弧形或环形,显示组件的显示方式具有新颖性,而且这样可以使显示组件的外观结构与转把的外观结构相适配,也可以避免显示组件凸出于转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代步车的车把装置以及代步车。
背景技术
目前,代步车由于操作简单,结构轻便,而且携带方便,在生活中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使用。
现有技术中,代步车上的转把设计结构较为单一,有些带有显示组件的车把装置的显示界面突出于转把,从而影响车把装置的整体外观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代步车的车把装置,该代步车的车把装置的显示组件可以与转把形成一体结构,避免显示组件凸出于转把,而且显示组件的显示方式具有新颖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代步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代步车的车把装置,包括:底座;转把,所述转把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底座;显示组件,所述显示组件至少用于显示所述代步车的电量,所述显示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座且为弧形或环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代步车的车把装置,将显示组件设置于底座,而转把也设置于底座,这样显示组件可以与转把形成一体结构,避免显示组件凸出于转把,从而影响车把装置的外观结构。另外,将显示组件设置为弧形或环形,这样显示组件的显示界面也为弧形或环形,显示组件的显示方式具有新颖性,而且这样可以使显示组件的外观结构与转把的外观结构相适配,也可以避免显示组件凸出于转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显示组件包括:第一电路板和第一显示件,所述第一电路板呈弧形或环形且设置于所述底座,所述第一显示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且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连接,以用于显示所述代步车的电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显示件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显示件在所述第一电路板上顺次排布,以通过所述第一显示件的点亮数显示所述代步车的电量;或所述第一显示件为可发出不同颜色的显示件,以通过所述第一显示件的颜色显示所述代步车的电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显示组件还包括:透光罩,所述透光罩罩设在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一显示件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一侧,所述转把设置于所述底座的另一侧,所述透光罩固定在所述底座的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透光罩呈环形,所述透光罩的外周面在径向上不超出所述转把的外周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透光罩设置于所述转把;或所述透光罩一体成型在所述转把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显示组件还包括:第二显示件,所述第二显示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上且与所述第一显示件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显示件用于显示所述代步车的车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显示件和所述第二显示件均为多个,多个第一显示件排成一排,多个所述第二显示件排成另一排;或多个所述第一显示件顺次排布,多个所述第二显示件顺次排布,多个所述第一显示件和多个所述第二显示件排成一排;或多个所述第一显示件排成多排,多个所述第二显示件排成多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纳恩博(常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纳恩博(常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0155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硬盘固定装置及主机
- 下一篇:一种实验室泥沙沉淀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