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下自平衡清淤机器人行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003496.8 | 申请日: | 2022-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594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任越晟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越晟 |
主分类号: | B60F3/00 | 分类号: | B60F3/00;E02F9/02;E02F9/04;E02F5/28 |
代理公司: | 金华市婺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40 | 代理人: | 胡恩晗 |
地址: | 22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下 平衡 清淤 机器人 行走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下自平衡清淤机器人行走装置,包括行走轮,若干个所述行走轮构成行走轮组,所述行走轮组的外部安装有行走履带,两个所述行走轮组之间通过若干轮轴连接,其中一个所述轮轴上连接有安装于连接架上的驱动器,其中另一个所述轮轴通过连接器与所述连接架相连接,所述行走轮的外侧上安装有若干翻泥板;本实用新型在行走轮的外部设置行走履带,增大了行走轮的面积,避免机器人在清淤的过程中行走装置陷在淤泥里,同时在行走轮的外侧设置翻泥板,在行走的过程中,可以将淤泥翻动,便于清理,并且也可以防止机器人在清淤的过程中行走装置陷在淤泥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下清淤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下自平衡清淤机器人行走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性快速发展,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淤泥对各大江河湖泊的污染也引起人们的愈发重视,故水下清淤势在必行。而目前通用水下清淤有围堰清淤、疏浚船清淤以及水下清淤机器人清淤,水下清淤机器人因其体积小、所需动力小及简单轻便等优点正慢慢地普及市场。市场上水下清淤机器人存在行走装置在行走的过程中容易陷在淤泥里,影响清淤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水下自平衡清淤机器人行走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水下自平衡清淤机器人行走装置。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水下自平衡清淤机器人行走装置,包括行走轮,若干个所述行走轮构成行走轮组,所述行走轮组的外部安装有行走履带,两个所述行走轮组之间通过若干轮轴连接,其中一个所述轮轴上连接有安装于连接架上的驱动器,其中另一个所述轮轴通过连接器与所述连接架相连接,所述行走轮的外侧上安装有若干翻泥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器包括安装于所述轮轴上的传动轮,所述传动轮上通过传动带与驱动轮连接,所述驱动轮由电机驱动转动,所述驱动轮安装于所述连接架的底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架的底部靠近其一端处设有第一连接耳,所述第一连接耳用于安装驱动轮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器包括活动安装于所述轮轴上的第一连接环,所述第一连接环上通过连接杆连接有第二连接环,所述第二连接环的内部活动设有与连接架相连接的支撑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轴通过第二连接耳与所述连接架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耳位于所述连接架的底部且靠近其另一端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翻泥板包括固定于行走轮上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通过弧形连接板安装有翻板主体。
本实用新型在行走轮的外部设置行走履带,增大了行走轮的面积,避免机器人在清淤的过程中行走装置陷在淤泥里,同时在行走轮的外侧设置翻泥板,在行走的过程中,可以将淤泥翻动,便于清理,并且也可以防止机器人在清淤的过程中行走装置陷在淤泥里。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角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角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4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越晟,未经任越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0034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断路器的防跳与传动功能检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边料破碎收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