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下切粒机在审
申请号: | 202211738236.6 | 申请日: | 2022-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216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杨新星;诸永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市美特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9/06 | 分类号: | B29B9/06;B29C48/25;B29C48/691;B29C48/30 |
代理公司: | 苏州金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56 | 代理人: | 金星 |
地址: | 215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下 切粒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切粒机,挤出机的出料端依次安装有过滤网更换装置、废料排空装置、加热装置和口模组件,口模组件的模腔的上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口模板上设置有若干个的挤出孔,口模的下游侧轴向滑动安装有锯切装置,锯切装置包括锯切头,锯切头上转动安装有由锯切电机驱动的刀头组件,刀头组件与口模板的板面接触配合,挤出孔的上游端的孔径大于挤出孔下游端的直径,口模板的上游侧固定安装有安装环板,安装环板上固定安装有若干根插针,插针与挤出孔同心设置,插针上设置有支撑挤出孔内壁的支撑结构;该切粒机能挤出成型具有中心孔的塑料粒子半成品,方便与粉末助剂混合均匀,最终得到的质量稳定的成型塑料粒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造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种水下切粒机。
背景技术
在一些塑料的造粒过程中需要利用到水下切粒机,例如一些热塑性弹性体的成型中,需要将初始的原料放入到挤出机中挤出后在水下切粒形成塑料粒子,塑料粒子然后经过过滤风干后形成半成品,然后再将半成品的塑料粒子与一些粉料添加助剂进行混合搅拌,使塑料自理与粉料添加助剂尽可能的混合均匀,然后再添加到挤出机中进行再次挤出切粒造粒。
而目前的水下切粒机主要包括所述挤出机的出料端依次安装有过滤网更换装置、废料排空装置、加热装置和口模组件,其中原料通过挤出机加热挤出后,经过过滤网过滤掉杂质后通过口模组件挤出,这些杂质主要是塑料在挤出机中加热时形成的一些黑色碳化层,滤网的作用就是将这些黑色的杂质过滤,最终挤出切粒后的塑料粒子质量更好而口模组件主要包括口模组件安装于挤出机的下游端,所述口模组件包括模腔,所述模腔的上游端设置有口模板,所述模腔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口模板上设置有若干个方便塑料熔体挤出的挤出孔,而锯切的刀头组件插入到模腔内形成封闭的水环境,刀头组件与口模板接触后完成水下切粒,切粒后的粒子通过流动的水排出。
然后,目前水下切粒机存在以下缺陷:1、目前的口模板上的挤出孔是设置在一个圆周上,因此当刀头组件的刀片与口模板接触时,刀片的刃口不同位置的磨损不同,刀片在口模板的其他部位磨损比较均匀,而在挤出孔所在的环形区域内,由于挤出孔的存在,磨损量就会减少,这样导致刀片的刃口形成凸起状,而该凸起状又会与挤出孔所在的环形区域的板面接触摩擦,从而最终环形区域上形成一个由刃口上的凸起状磨损的环形槽,这样最终影响切粒的效果和质量,尤其是塑料粒子的切口处不够光滑;2、目前的口模的挤出孔就是一个圆形孔,挤出的塑料粒子经过切粒后为实心的圆柱状的粒子,这种粒子在与粉末状的助剂进行混合时,粉末难以粘附在塑料粒子表面,因此当将混合搅拌的助剂和塑料粒子添加到挤出机中进行后续的挤出成型时就容易出现塑料粒子与粉末助剂混合添加不均匀的情况,从而最终成型的塑料粒子的质量波动较大;3、目前挤出机中使用的仅仅是一个过滤网,因此产生的黑色杂质都是同时经过该过滤网过滤,因此过滤网非常容易被堵塞,因此过滤网更换就比较频繁,且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下切粒机,该切粒机能挤出成型具有中心孔的塑料粒子半成品,这样在与粉末助剂进行混合时能混合更均匀,最终得到的质量稳定的成型塑料粒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下切粒机,包括挤出机,所述挤出机的出料端依次安装有过滤网更换装置、废料排空装置、加热装置和口模组件,所述口模组件包括模腔和设置于模腔底部的口模板,所述模腔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口模板上设置有若干个方便塑料熔体挤出的挤出孔,所述口模的下游侧轴向滑动安装有锯切装置,所述锯切装置包括锯切头,所述锯切头与所述模腔的端面密封配合,所述锯切头上转动安装有由锯切电机驱动的刀头组件,所述刀头组件与所述口模板的板面接触配合,所述口模板上的挤出孔的轴向截面成锥形,所述挤出孔的上游端的孔径大于挤出孔下游端的直径,所述口模板的上游侧固定安装有安装环板,所述安装环板上固定安装有若干根插入所述挤出孔内的插针,所述插针与所述挤出孔同心设置,所述插针上设置有支撑所述挤出孔内壁的支撑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插针上的至少三根支撑杆,该支撑杆的自由端支撑所述挤出孔的内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市美特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市美特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7382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