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表的管理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732116.5 | 申请日: | 2022-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103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余秋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11 | 分类号: | G06F16/11;G06F16/16;G06F16/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周婷婷 |
地址: | 100033 北京市西城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表 管理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表的管理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从操作数据集合中确定出待管理的多条目标操作记录;统计多条目标操作记录中包括的目标操作对象表对应的表参数信息,其中,表参数信息包括累计操作次数和历史操作时间,累计操作次数指示对应的目标操作对象表被执行历史数据操作的操作次数,历史操作时间指示对应的目标操作对象表上一次被执行历史数据操作的操作时间;将表参数信息满足筛选条件的目标操作对象表确定为冗余对象表,并从操作数据集合中删除冗余对象表对应的目标操作记录。通过本发明的上述方式,可以解决现有的数据管理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数据表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实验室环境中,面向数据探索、分析、建模等场景的大数据环境,并非生产系统。实验室环境下的数据产生较随意,生命周期管理策略不易人工判定,过期数据、无效数据较多,存储资源浪费严重,数据管理难度大。
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方式通常是依据简单的规则,如数据表的创建时长小于等于预设时长时,停止对数据表进行数据生命周期管理。但上述基于简单规则进行数据管理的方法,管理成本高,主要依赖人力,自动化程度不足。也就是说,现有的数据管理方式存在管理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尚未提出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表的管理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现有的数据管理方式存在管理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表的管理方法,包括:
从操作数据集合中确定出待管理的多条目标操作记录,其中,上述操作数据集合中包括多条操作记录,上述操作记录中包括对操作对象表执行的历史数据操作,上述多条目标操作记录中包括的目标操作对象表所属的数据库为目标数据库;
统计上述多条目标操作记录中包括的目标操作对象表对应的表参数信息,其中,上述表参数信息包括累计操作次数和历史操作时间,上述累计操作次数指示对应的目标操作对象表被执行上述历史数据操作的操作次数,上述历史操作时间指示对应的目标操作对象表上一次被执行上述历史数据操作的操作时间;
将上述表参数信息满足筛选条件的目标操作对象表确定为冗余对象表,并从上述操作数据集合中删除上述冗余对象表对应的上述目标操作记录。
可选地,上述将上述表参数信息满足筛选条件的目标操作对象表确定为冗余对象表包括:
按照上述历史操作时间的先后顺序对上述多条目标操作记录中包括的多个目标操作对象表进行排序,确定目标表序列;
将上述目标表序列中处于目标次序之内,且对应的累计操作次数小于或等于目标阈值的目标操作对象表确定为上述冗余对象表。
可选地,上述将上述表参数信息满足筛选条件的目标操作对象表确定为冗余对象表包括:
在上述多个目标操作对象表中存在第一类操作对象表的情况下,按照上述历史操作时间的先后顺序对上述第一类操作对象表进行排序,确定第一类表序列,其中,上述第一类操作对象表中的数据为临时数据;将上述第一类表序列中处于第一目标次序之内,且累计操作次数小于或等于第一目标阈值的目标操作对象表确定为上述冗余对象表;
在上述多个目标操作对象表中存在第二类操作对象表的情况下,按照上述历史操作时间的先后顺序对上述第二类操作对象表进行排序,确定第二类表序列,其中,上述第二类操作对象表中的数据为常用数据;将上述第二类表序列中处于第二目标次序之内,且累计操作次数小于或等于第二目标阈值的目标操作对象表确定为候选冗余对象表;根据对上述候选冗余对象表的校验结果,从上述候选冗余对象表中确定出上述冗余对象表。
可选地,上述从操作数据集合中确定出待管理的多条目标操作记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7321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