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件胶槽涂胶检测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1725082.7 | 申请日: | 2022-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631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许永童;谢勇;谈兵兵;祁伟光;田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兰宝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88 | 分类号: | G01N21/88;G01N21/95;G01N21/01;G06V10/75;G06V10/82;G06V10/764;G06T7/00;G06T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孟旭彤 |
地址: | 201404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件 涂胶 检测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件胶槽涂胶检测方法,该工件壳体的边缘具有胶槽,该胶槽在涂胶工艺后用于工件壳体的胶合,所述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激光线扫传感装置设置在机器人机械臂末端;驱动所述机器人机械臂沿着所述胶槽,通过激光线扫传感装置上的传感器对所述胶槽内的胶体进行扫描;根据获得的胶槽内胶体的形态数据判断涂胶是否合格。在获得胶体的形态数据后,利用轮廓检测算法获得形态轮廓数据,根据形态轮廓数据计算获得涂胶胶体的长度、宽度和截面积,根据这些数据判断胶体是否有缺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灯工件胶槽涂胶检测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车灯后壳胶槽的胶体通常对工件起到密封作用,在涂胶过程中容易出少胶、缺胶、溢胶等问题,由于胶体在后壳胶槽凹槽内,凹槽的形状是曲线且凹槽开口方向不一致,给检测增加了难度。
现有的方案中,包括采用2D视觉进行检测方法。通过精细的打光,呈现出胶体缺陷,将涂胶正常和涂胶有缺陷的2维图像区分开,通过二维处理算法分析出缺陷位置。但是,采用2D视觉进行检测时,由于产品和胶体表面反光等影响,对光源打光的要求极高,易受环境影响造成误判。另外2D视觉无法获得高度信息,对于少量缺胶溢胶不易识别。
现有方案中,还包括采用双目视觉进行检测方法。通过分段拍摄,呈现涂胶部位的分段三维图像,在三维图像上进行胶体高度宽度的测量,判断胶体缺陷。但是,采用双目视觉分段测量胶体高度的方法,相机光源占用空间较大,对于狭窄拐角处存在空间干涉,无法进行测量;另外胶槽窄长,分段过大,检测精度不够,分段过小,效率太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之一,一种车灯胶槽涂胶检测的方法,该工件壳体的边缘具有胶槽,该胶槽在涂胶工艺后用于工件壳体的胶合,所述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激光线扫传感装置设置在机器人机械臂末端;
驱动所述机器人机械臂沿着所述胶槽,通过激光线扫传感装置上的传感器对所述胶槽内的胶体进行扫描;
根据获得的胶槽内胶体的形态数据判断涂胶是否合格。
优选的,在获得胶体的形态数据后,利用轮廓检测算法获得形态轮廓数据,根据形态轮廓数据计算获得涂胶胶体的长度、宽度和截面积,根据这些数据判断胶体是否有缺陷。
优选的,根据获得的形态轮廓数据生成胶体形态的深度图和亮度图,输入经过训练的基于深度学习的胶体缺陷判断模型,判断胶体的缺陷类型。
优选的,所述深度图是根据由形态轮廓数据生成的胶体形态的3D点云图生成的。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易于理解。在附图中,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本发明的若干实施方式,其中:
图1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之一的车灯后壳胶槽涂胶检测系统示意图。
图2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之一的胶体合格状态示意图。
图3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之一的胶体缺陷状态示意图。
图4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之一的胶体缺陷状态示意图。
图5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之一的胶体缺陷状态示意图。
图6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之一的胶体形态计算示意图。
图7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之一的胶体缺陷检测流程示意图。
1——胶槽,
2——机器人
3——激光线扫传感器
4——激光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兰宝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兰宝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7250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活塞杆防倾斜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堆肥医药包装复合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