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浮囊充放气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721425.2 | 申请日: | 2022-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577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凯;汤伟江;杨贺然;王俊昌;杨继荣;彭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五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K31/12 | 分类号: | F16K31/12;B63G8/24;F16K3/24;F17C13/04 |
代理公司: | 中国船舶专利中心 11026 | 代理人: | 王宁 |
地址: | 710077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浮囊充 放气 装置 | ||
1.一种浮囊充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囊充放气装置包括:
一气源(1),所述气源(1)中的气体具有预定压力;
一开关气阀(2),其与所述气源(1)连接,所述开关气阀(2)对气源(1)实现开关;一放气阀(3),所述放气阀(3)与所述开关气阀(2)连接,所述放气阀(3)包括:
一阀体(31),其具有内部空腔(311),所述阀体(31)与所述开关气阀(2)连接,且通过开关气阀(2)的第一气路(21)引入到所述内部空腔(311),所述阀体(31)上设置有放气口(312);
一活塞式阀芯(32),其设置在所述内部空腔(311)中,所述活塞式阀芯(32)封堵所述第一气路(21);
一电爆管(33),其固定在所述内部空腔(311)中,以使点爆后产生膨胀气体推动所述活塞式阀芯(32)沿所述内部空腔(311)移动,并露出所述第一气路(21)实现与所述放气口(312)连通,最终所述气源(1)中的气体通过所述第一气路(21)进入所述内部空腔(311),再通过所述放气口(312)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囊充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源(1)为高压气瓶,所述开关气阀(2)采用机械式球形开关转接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浮囊充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气阀(2)与所述放气阀(3)之间通过紫铜垫(4)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浮囊充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31)上设置有第二气路(313),所述第二气路(313)的一端与所述阀体(31)外部连通,所述第二气路(313)的另一端与所述内部空腔(311)连通,所述第二气路(313)的中部与所述开关气阀(2)的气体接入口(22)连通,所述第二气路(313)的一端上通过第一堵头(314)进行封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浮囊充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堵头(314)与所述阀体(31)之间通过第一O型圈(5)实现密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浮囊充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爆管(33)通过螺纹连接在所述内部空腔(311)的螺纹壁上,所述电爆管(33)的一端朝向所述活塞式阀芯(32),所述电爆管(33)的另一端露出所述内部空腔(3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浮囊充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露出所述电爆管(33)的一端外罩有水密转接座(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浮囊充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密转接座(6)与所述阀体(31)通过第二O型圈密封(7)。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浮囊充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空腔(311)的一端与所述电爆管(33)连接,所述内部空腔(311)的另一端与所述阀体(31)外部连通,并通过第二堵头封堵(8)。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浮囊充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式阀芯(32)与所述内部空腔(311)的内壁通过第三O型圈密封(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五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五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72142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