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北方全排型岩溶泉的地下水循环要素监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717217.5 | 申请日: | 2022-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799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申豪勇;王志恒;谢浩;赵一;赵春红;梁永平;杨志明;蒋浪;唐春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3/00 | 分类号: | G01N13/00;G01N33/24;G01W1/14;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鑫瑞森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61 | 代理人: | 李娜 |
地址: | 541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北方 全排型 岩溶 地下 水循环 要素 监测 方法 | ||
1.一种基于北方全排型岩溶泉的地下水循环要素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目标岩溶水系统所在区域的地质资料和水文地质资料确定调查区范围;
在所述调查区范围内进行野外水文地质条件调查,以确定所述目标岩溶水系统的地质信息;
对所述调查区范围内的地下水位进行测量,并利用地下水流速流向探测仪调查已有钻孔中地下水流向,结合所述地质、水文地质信息确定泉域范围;
在所述泉域范围内,选择预设位置安装监测装置,并利用所述监测装置进行监测,得到水量信息;所述水量信息包括降水量信息、土壤水分含量信息、地下水水位信息、地表水及泉水流量信息;
定期对泉域范围内典型位置降水、岩溶地下水、泉水进行取样,得到取样信息;
将所述水量信息和所述取样信息传输至终端处理器进行数据处理,以研究所述地下水水位信息、所述地表水及泉水流量信息对所述降水量信息与响应关系,并辅以氯量平衡法,厘定泉域无效降水量,确定降水入渗系数,揭示岩溶地下水的循环机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北方全排型岩溶泉的地下水循环要素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质、水文地质信息包括:地貌类型、岩溶发育情况、地质构造特征、地下水循环要素组成、泉水成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北方全排型岩溶泉的地下水循环要素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信息包括:水体温度、pH、电导率、DO、Cl-含量的变化过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北方全排型岩溶泉的地下水循环要素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装置包括:降水监测单元、土壤水监测单元、地表水监测单元、岩溶地下水监测单元和泉水流量监测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北方全排型岩溶泉的地下水循环要素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水监测单元包括:降水监测设备、太阳能供电系统和数据采集及无线传输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北方全排型岩溶泉的地下水循环要素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水监测单元包括:监测箱及支架、太阳能供电模块、土壤水分三参数探头和数据采集及传输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北方全排型岩溶泉的地下水循环要素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岩溶地下水监测单元包括微动态自动化监测仪、数据采集及传输模块和仪器保护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北方全排型岩溶泉的地下水循环要素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表水及泉水流量监测单元为矩形薄壁堰和自动监测与数据传输模块,所述矩形薄壁堰包括堰体、钢板和通气阀;所述通气阀设置在所述堰体下方;所述自动监测与数据传输模块位于所述钢板上游,所述自动监测与数据传输模块旁加装有不锈钢水位及流量标尺。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北方全排型岩溶泉的地下水循环要素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期对泉域范围内典型位置降水、岩溶地下水、泉水进行取样,得到取样信息,包括:
根据降水次数确定取样频率;
每次降水过程中,对全时段降水进行收集取样,并在降水结束的2~15天后,对地下水及泉水进行取样;取样前对取样瓶进行清洗,并用水样进行滤洗2次;
在取样过程中采用多参数水质仪测定样品的所述水体温度、所述pH、所述电导率、所述DO和所述Cl-含量的变化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未经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71721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