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载数字虚拟形象交互、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715114.5 | 申请日: | 202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517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1 |
发明(设计)人: | 刘苏漫;石宛桥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G06V10/764;G06V10/8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苗晓娟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数字 虚拟 形象 交互 生成 方法 装置 设备 介质 | ||
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载数字虚拟形象交互、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方法通过获取车辆的内在交互数据和外在交互数据,根据内在交互数据和外在交互数据确定决策指令,控制车辆执行决策指令,以及基于决策指令确定车辆的车载数字虚拟形象的展示内容,并进行展示,以使车载数字虚拟形象与车辆用户进行交互,提供了一种针对于车端的车载数字虚拟形象交互的方案,结合了车辆的内在交互数据和外在交互数据来进行互动,使得互动更具有针对性和更符合车辆使用的要求,有效的提升了用户的体验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载数字虚拟形象交互、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数字虚拟人的“虚拟”指存在于非物理世界中,“数字”就是指由图形学、人工智能、动作捕捉、语音合成等技术手段而创造;“人”则指具有近人的如外貌、表情等交互的特征,随着概念与技术的完善,数字虚拟人的外观与类型也更加多样。
而随着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普及与发展,使得数字虚拟人在汽车上应用得以成为可能。但在其他领域如动画领域中的数字虚拟人的相关技术并不能直接应用于车辆的数字虚拟人的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车载的数字虚拟人,或者称之为车载数字虚拟形象按照一定规则进行预先设定其动画和语音,重复播放某一片段,而并不能与车辆的车辆用户进行交互的数字虚拟人并不能满足车端的需求,因此,亟需一种针对于车端的车载数字虚拟形象交互的方案。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数字虚拟形象交互、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载数字虚拟形象交互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车辆的内在交互数据和外在交互数据,所述内在交互数据用户表征车辆自身的交互数据,所述外在交互数据用于表征车辆环境与车辆用户的交互数据;根据所述内在交互数据和所述外在交互数据确定决策指令;控制所述车辆执行所述决策指令,以及基于所述决策指令确定所述车辆的车载数字虚拟形象的展示内容,并进行展示,以使所述车载数字虚拟形象与所述车辆用户进行交互。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获取车辆的外在交互数据之前,所述车载数字虚拟形象交互方法还包括:获取车辆环境语音数据,对所述车辆环境语音数据进行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得到语音数据;通过数据埋点和事件上传采集用户对所述车辆的目标对象的触控数据;通过所述车辆的图像数据采集装置采集所述车辆的车辆图像数据,对所述车辆图像数据进行目标识别或事件分类处理中至少之一,得到图像融合数据;基于所述语音数据、所述触控数据和所述图像融合数据中至少之一生成所述外在交互数据。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获取车辆的内在交互数据之前,所述车载数字虚拟形象交互方法还包括:获取车辆多个目标设备的状态数据;基于至少一个所述状态数据,生成所述内在交互数据。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根据所述内在交互数据和所述外在交互数据确定决策指令包括:根据所述内在交互数据和所述外在交互数据以及预先设定的决策规则确定决策指令,所述决策指令包括车身控制指令、应用控制指令、查询指令、闲聊指令、精灵交互反馈指令、疲劳提醒指令、分心提醒指令、危险预警指令、老幼模式切换指令、抽烟识别指令、骨骼识别指令、车况同显指令和故障解读指令中至少之一。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基于所述决策指令确定所述车辆的车载数字虚拟形象的展示方式包括:将所述决策指令与预设的展示形式策略进行匹配,确定所述决策指令的展示形式,所述展示形式包括语音展示、动画展示中至少之一,所述预设的展示形式策略包括多个预设决策指令,以及各所述预设决策指令对应的展示形式;将所述决策指令与预设的展示文本策略进行匹配,确定所述决策指令的展示文本,所述预设的展示文本策略包括预设决策指令,以及各所述预设决策指令对应的展示文本;基于所述展示形式和所述展示文本中至少之一确定所述车载数字虚拟形象的展示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7151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