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声辅助溶栓装置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1712010.9 | 申请日: | 2022-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960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发明(设计)人: | 吴常生;杨涛;马云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心弘生命科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22 | 分类号: | A61B17/22;A61B17/221;G01K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7 | 代理人: | 郭美丽 |
地址: | 201318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声 辅助 装置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声辅助溶栓装置及系统,超声辅助溶栓装置包括药物输送导管、超声波导芯、外鞘管及阻断器;药物输送导管包括第一管腔及第二管腔;第一管腔用于输送导丝、超声波导芯或灌注冷却剂;第二管腔用于药物输注;药物输送导管穿设于外鞘管内,且远端穿出于外鞘管的远端;在药物输送导管的远端设有注药段,注药段设置于第二管腔的外侧的至少部分区域,注药段设有若干注药孔;超声波导芯在与注药段相同的位置设有超声发射段;阻断器设置于外鞘管的远端。本发明能够同时实现药物溶栓及超声除栓,阻断器和拦截网篮能够防止血栓逃逸;在溶栓系统中还设有温度传感器和冷却液注射口,能够对治疗局部的温度进行控制,降低组织热损伤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介入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声辅助溶栓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血栓是血流在心血管系统血管内面剥落处或修补处的表面所形成的小块。在可变的流体依赖型(var iable flow dependent patterns)中,血栓由不溶性纤维蛋白,沉积的血小板,积聚的白细胞和陷入的红细胞组成。如果血栓在人体血管中形成阻塞,中断血液流动,堵在冠状动脉就会发生心肌梗死,堵在脑动脉就会发生脑梗死,堵在肺动脉就会发生肺栓塞,堵在肢体动静脉就会发生肢体梗死,这些都是严重的疾病,甚至可危及生命。
对于血栓的治疗,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血管切开取栓术、血管内膜剥离术、静脉溶栓术等,需要解剖分离并切开血管取栓,及切开后进行血管内膜剥离,手术创伤非常大;静脉溶栓术,需要将溶栓药物经静脉系统进入全身,溶栓时间长,出血风险高,效果不高。随着腔内介入技术的发展和材料的革新,这一开放性手术方式逐步被微创介入腔内治疗取代,包括导管溶栓术、导管碎栓术、血栓抽吸术等,其中导管溶栓术能够有效溶栓,该方法已经被广泛接受并进入临床指南,将溶栓导管置入血栓区域,直接灌注溶栓药物达到溶栓效果。
为了降低溶栓药物的使用量,提高除栓效率和效果,减少出血风险,血管内超声溶栓术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治疗,利用超声的空化效应和机械振动效应,除栓效果好,从已公布的发明来看,对于较大的血栓块,主要更高的超声能量或更长的时间,会增加损伤的风险,需要增加辅助装置来更好的提高除栓效率,降低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声辅助溶栓装置及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声辅助溶栓装置,包括药物输送导管、超声波导芯、外鞘管及阻断器;药物输送导管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管腔及多个第二管腔,第一管腔及第二管腔的两端均贯通;第一管腔用于输送导丝、超声波导芯或输注冷却剂;第二管腔用于药物输注;药物输送导管穿设于外鞘管内,且药物输送导管远端穿出于外鞘管的远端;在药物输送导管的远端设有注药段,注药段设置于第二管腔的外侧的至少部分区域,注药段设有若干注药孔;第一管腔内的超声波导芯在与注药段相同的位置设有超声发射段;阻断器设置于外鞘管的远端,阻断器包括可膨胀的网篮、支架或球囊;阻断器的一端固接于外鞘管的外侧,阻断器的另一端与外鞘管滑动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阻断器为阻断网篮,阻断网篮包括自膨胀结构,呈梭形网管状或网盘状;
阻断网篮的近端设有致动套管,致动套管沿外鞘管的轴向设置,并延伸至外鞘管的近端;阻断网篮能够在致动套管的控制下径向塌缩。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阻断网篮包括形状记忆合金材料;阻断网篮通过激光切割或编织工艺制成。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阻断器为阻断球囊;外鞘管为多腔管,阻断球囊的注液口设置于外鞘管的近端。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阻断器为阻断支架,阻断支架包括自膨胀结构,呈锥形网管状;
阻断支架的近端固接于外鞘管的外侧,阻断支架的远端可在有限范围内径向膨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心弘生命科学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心弘生命科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7120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