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切片分组网以及切片分组网的时隙调整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711824.0 | 申请日: | 2022-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090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 发明(设计)人: | 郭樑;张骞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盛科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72/0446 | 分类号: | H04W72/0446;H04W56/00;H04W40/32;H04W84/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董文倩 |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切片 组网 以及 调整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切片分组网以及切片分组网的时隙调整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源端设备通过节点设备将第一请求信息发送至目的端设备,其中,第一请求信息中的第一请求标志位置位,且第一请求信息的保留字段中携带有时隙调整信息;源端设备通过节点设备接收目的端设备发送的第一响应信息,其中,第一响应信息中的第一应答标志位置位;响应于源端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到第一响应信息,源端设备通过节点设备将控制信息发送至目的端设备,其中,控制信息中的使能标志位置位。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切片分组网的时隙进行调整的调整准确率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切片分组网以及切片分组网的时隙调整方法。
背景技术
切片分组网(Slicing Packet Network,SPN)切片通道是网络中源、宿节点之间的一条传输路径,用于在网络中提供端到端的以太网切片连接,具有低延时、透明传输、硬隔离等特征。客户层业务在源节点映射到客户端程序(Client),网络中间节点基于以太网66B码块序列进行交叉连接,在目的节点再从Client中解映射客户层业务。可实现客户数据的接入/恢复、增加/删除运行管理和维护(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OAM)信息、数据流的交叉连接,以及通道的监控和保护等功能。
但是,随着网络应用越来越丰富,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高价值的小带宽业务,使用FlexE网络传输这些业务数据,数据切片的最小颗粒度为5G比特每秒(bps),小带宽业务无法完全占用传输带宽,造成了带宽浪费。由此,细颗粒切片技术应运而生。
而现有技术中的细颗粒切片技术不仅存在无法获知出现异常的节点位置的问题,还会造成占用通道宽带的问题,这就导致源端设备和目的端设备对切片分组网的时隙调整不准确的问题。
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切片分组网以及切片分组网的时隙调整方法,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切片分组网的时隙进行调整的调整准确率低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切片分组网的时隙调整方法,包括:源端设备通过节点设备将第一请求信息发送至目的端设备,其中,第一请求信息中的第一请求标志位置位,且第一请求信息的保留字段中携带有时隙调整信息,时隙调整信息用于对节点设备和目的端设备当前所使用的时隙表进行调整;源端设备通过节点设备接收目的端设备发送的第一响应信息,其中,第一响应信息中的第一应答标志位置位;响应于源端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到第一响应信息,源端设备通过节点设备将控制信息发送至目的端设备,其中,控制信息中的使能标志位置位,控制信息用于控制源端设备、节点设备和目的端设备在下一次发送复帧的过程中使用调整后的时隙表。
可选地,响应于源端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第一响应信息,该方法还包括:源端设备通过节点设备将第二请求信息发送至目的端设备,其中,第二请求信息中的第二请求标志位置位;源端设备接收节点设备和目的端设备发送的第二响应信息,其中,第二响应信息中的第二响应标志位置位,且第二响应信息的保留字段中携带有目标响应状态,目标响应状态用于表征源端设备发送第一响应信息的第一状态,以及节点设备发送和接收第一响应信息的第二状态;源端设备发送目标响应状态至预设设备,其中,目标响应状态由预设设备进行处理以确定切片分组网中出现异常的设备。
可选地,第二状态通过将节点设备接收第一响应信息的结果与节点设备发送第一响应信息的结果进行逻辑运算所得到,不同设备对应的状态存储在保留字段中的不同位置。
可选地,第二响应信息的数量与切片分组网中的设备的数量相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盛科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盛科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7118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