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开关阀门的微流控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700618.X | 申请日: | 202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799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伟;张双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纳创科技发展(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三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12 | 代理人: | 席勇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开关 阀门 微流控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实现开关阀门的微流控装置,涉及微流控技术领域;而本发明包括固定外箱,固定外箱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微流控芯片,固定外箱的一侧转动安装有门板,门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拉手,门板的一侧还固定安装有可视窗,固定外箱的另一侧开设有通槽;通过使转动杆转动,转动杆使凸轮转动,当凸轮的凸起位置与弧面槽的内壁接触后,凸轮通过固定座和机架板使容纳瓶竖直下降,随着容纳瓶的竖直下降,插接针头的上端部插入密封堵内,并进入容纳瓶的空腔内,容纳瓶内的流体通过插接针头进入流通管的内部,并经流通管流出,此时微流控芯片读取流体的流速及流量,从而方便的实现了流体的微流控,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流体微流控的便捷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流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实现开关阀门的微流控装置。
背景技术
微流控:指的是使用微管道(尺寸为数十到数百微米)处理或操纵微小流体(体积为纳升到阿升)的系统所涉及的科学和技术,是一门涉及化学、流体物理、微电子、新材料、生物学和生物医学工程的新兴交叉学科。因为具有微型化、集成化等特征,微流控装置通常被称为微流控芯片,也被称为芯片实验室和微全分析系统。微流控的早期概念可以追溯到19世纪70年代采用光刻技术在硅片上制作的气相色谱仪,而后又发展为微流控毛细管电泳仪和微反应器等。微流控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微尺度环境下具有独特的流体性质,如层流和液滴等。借助这些独特的流体现象,微流控可以实现一系列常规方法所难以完成的微加工和微操作。目前,微流控被认为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泛的应用前景。现有技术中的微流控装置存在以下问题:
1、目前,现有技术中的微流控装置在控制流体的通断时,大多不便实现容纳瓶与针头的自动插接与分离,从而导致微流控装置的自动化程度较低,进而导致流体的微流控较为不便捷;
2、同时,现有的技术不能便捷的对容纳瓶进行拆装,当容纳瓶内的流体流完以后,不便工作人员更换容纳瓶,从而导致容纳瓶的更换较为不便捷,针对上述问题,发明人提出一种实现开关阀门的微流控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流体的微流控较为不便捷以及不便更换容纳瓶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开关阀门的微流控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实现开关阀门的微流控装置,包括固定外箱,所述固定外箱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微流控芯片,所述固定外箱的一侧转动安装有门板,所述门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拉手,所述门板的一侧还固定安装有可视窗,所述固定外箱的另一侧开设有通槽,所述固定外箱的内部设有机架板,所述机架板的下表面可拆卸安装有容纳瓶,所述容纳瓶远离机架板的一端活动插接有密封堵,所述微流控芯片的表面设有流通组件,所述机架板的表面设有用于拆装容纳瓶的拆装机构,所述固定外箱的内部设有用于按压容纳瓶的按压机构。
优选地,所述流通组件包括有插接针头,所述插接针头的一端和微流控芯片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微流控芯片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流通管,所述插接针头靠近微流控芯片的一端和流通管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流通管的一端活动插接有堵头。
优选地,所述拆装机构包括有两个弧面夹紧板,两个所述弧面夹紧板的内壁均固定安装有弧面防滑垫,两个所述弧面防滑垫的内壁和容纳瓶的外壁活动接触,所述机架板的下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块,一个所述滑块的下表面和一个弧面夹紧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机架板的一侧转动安装有双头螺杆,所述双头螺杆贯穿滑槽并和两个滑块螺纹转动连接,所述双头螺杆的一端贯穿通槽,所述双头螺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手柄。
优选地,所述按压机构包括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和固定外箱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凸轮,所述机架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远离机架板的一面开设有弧面槽,所述凸轮和弧面槽竖直对应。
优选地,所述固定外箱的一侧固定设有伺服电机,所述转动杆远离凸轮的一端和伺服电机的驱动输出端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纳创科技发展(苏州)有限公司,未经中科纳创科技发展(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7006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水库浮渣收集的浮球机构
- 下一篇:一种结肠镜影像息肉检测的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