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应急车辆的控制方法、控制器、系统以及应急车辆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699103.2 | 申请日: | 2022-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396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 发明(设计)人: | 彭冉;曾乐兵;胡瑶;邱迎望;张磊;周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中联重科应急装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W20/10 | 分类号: | B60W20/10;B60W20/40;B60W10/02;B60W10/06;B60W10/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张乐 |
| 地址: | 4102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应急 车辆 控制 方法 控制器 系统 以及 | ||
本申请涉及应急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应急车辆的控制方法、控制器、系统以及应急车辆。方法包括:获取针对应急车辆的模式切换指令;根据模式切换指令控制应急车辆进入对应的动力模式;获取针对应急车辆的状态控制指令;根据状态控制指令控制应急车辆进入对应的工作状态;确定在动力模式和工作状态下多个离合中的目标离合;控制目标离合闭合,以通过与目标离合连接的电机和/或燃油发动机提供对应的动力。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降低燃油发动机的需求输出功率,进而降低燃油发动机的成本。并且,电机与燃油发动机任意一个故障,另一个正常动力源仍然可以支持应急车辆继续工作,相较于传统的燃油应急车辆拥有更好的适应能力。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应急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应急车辆的控制方法、控制器、系统、应急车辆以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车辆主要包括消耗燃油的燃油车和消耗电力的纯电动车。随着石油资源的枯竭和环境保护的需求,纯电动车逐渐取代燃油车成为车辆的主流。但是,应急车辆常常需要长时间和大的输出功率作业,现有技术的纯电动车电池续航和输出功率较低,无法满足应急车辆的使用需求。因此,现有的应急车辆主要以燃油车为主。消耗燃油的应急车辆常常配备有较大输出功率的燃油发动机,成本较高,并且在燃油发动机失效的情况下应急车辆无法工作。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应急车辆的控制方法、控制器、系统、应急车辆以及存储介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应急车辆的控制方法,应急车辆包括电机、燃油发动机以及多个离合,电机和燃油发动机通过离合连接,方法包括:
获取针对应急车辆的模式切换指令;
根据模式切换指令控制应急车辆进入对应的动力模式;
获取针对应急车辆的状态控制指令;
根据状态控制指令控制应急车辆进入对应的工作状态;
确定在动力模式和工作状态下多个离合中的目标离合;
控制目标离合闭合,以通过与目标离合连接的电机和/或燃油发动机提供对应的动力。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应急车辆还包括市电模块和储能模块,市电模块与储能模块连接,储能模块与电机连接,其中,动力模式包括混动模式、纯燃油模式、纯电模式以及市电模式中的至少一者;根据模式切换指令控制应急车辆进入对应的动力模式包括:在动力模式为混动模式的情况下,控制电机与燃油发动机启动以共同驱动应急车辆;在动力模式为纯燃油模式的情况下,控制电机启动以驱动应急车辆;在动力模式为纯电模式的情况下,控制燃油发动机启动以驱动应急车辆;在动力模式为市电模式的情况下,控制市电模块为储能模块充电,以通过储能模块为电机提供电能,并控制电机启动以驱动应急车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应急车辆还包括储能模块,方法还包括:获取应急车辆的当前运动状态;在应急车辆处于下坡或者减速的情况下,控制电机将执行机构和燃油发动机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并传输至储能模块。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应急车辆还包括上装取力器、变速箱、电机变速箱、水泵取力器、分动箱,多个离合包括第一离合、第二离合、第三离合、第四离合、第五离合、第六离合、第七离合、第八离合以及第九离合,电机包括主电机和次电机;燃油发动机与变速箱之间通过第一离合连接,主电机与电机变速箱之间通过第二离合连接,变速箱与电机变速箱之间通过第三离合连接,主电机与水泵取力器之间通过第四离合连接,电机变速箱与分动箱之间通过第五离合连接,变速箱与上装取力器之间通过第六离合连接,主电机与次电机之间通过第七离合连接,次电机与上装取力器之间通过第八离合连接,次电机与燃油发动机之间通过第九离合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中联重科应急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湖南中联重科应急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991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