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玻璃棉3D立体集棉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696043.9 | 申请日: | 2022-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053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 发明(设计)人: | 张洋;杨辉;刘浩杰;谭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嘉辐达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4H3/07 | 分类号: | D04H3/07;D04H3/004 |
| 代理公司: | 武汉经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54 | 代理人: | 罗林 |
| 地址: | 441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棉 立体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玻璃棉3D立体集棉装置,包括机架、集棉室、传输带、集棉机构,集棉机构包括负压管、环形转动架、多个集棉网板、负压罩、动力组件,负压罩远离负压管的一端延伸到集棉网板处且对应出棉口的所在范围。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在经过离心拉长的玻璃纤维丝输送到集棉室时,通过在负压管上连接负压设备,使得玻璃纤维丝被负压吸附到对应负压罩处集棉网板周侧并逐渐吸附变成一定厚度的玻璃纤维棉层,玻璃纤维棉层随着环形转动架后因脱离负压罩的吸附范围,方便使得玻璃纤维棉层脱离集棉网板后输送到传输带上,通过传输带传输到后一工序,最终实现提高集棉效果;同时集棉机构的3D立体结构设置,使得集棉过程更加的顺畅高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棉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玻璃棉3D立体集棉装置。
背景技术
玻璃棉生产线依次包括自动上料系统、玻璃熔化炉窑、溶液成纤离心机、集棉装置、白棉加压卷取机、固化炉、冷却输送机、纵切输送机、碎边输送机、横切机等。其中集棉装置的作用是收集离心机输出的玻璃棉并输送到白棉加压卷取机。
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6550158U,授权公告日为2022年5月17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岩棉板生产用集棉机》,利用集棉杆表面的脱棉套,在每一次集棉过程中都能对其表面的岩棉进行集中,然后利用内部机构将附着在集棉杆端部的岩棉进行脱离。
但是在上述对比专利中的脱棉杆转动到竖直向下状态且脱棉套在重力作用下处于最下方后,集棉杆上还是会附着部分岩棉,导致随着脱棉杆运动到竖直向上的状态过程中,部分的岩板会被压缩在脱棉杆靠近中部部位的一端,该部分的岩棉无法通过内机机构进行脱棉,在使用在存在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玻璃棉3D立体集棉装置,具有提高集棉效果的作用。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玻璃棉3D立体集棉装置,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一侧的集棉室、设置在机架另一侧的传输带、设置在机架中部且实现将集棉室内的玻璃棉纤维丝吸附到设定厚度后变成玻璃纤维棉层并输送到传输带上的集棉机构,所述集棉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中部的负压管、转动连接在负压管上的环形转动架、多个设置在环形转动架周侧且首尾相接的集棉网板、连接在负压管上的负压罩、设置在机架上且带动环形转动架转动的动力组件,所述集棉室上形成有抵触在环形转动架周侧左上半部分嵌入的出棉口,所述负压罩远离负压管的一端延伸到集棉网板处且对应出棉口的所在范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经过离心拉长的玻璃纤维丝输送到集棉室时,通过在负压管上连接负压设备,使得玻璃纤维丝被负压吸附到对应负压罩处集棉网板周侧并逐渐吸附变成一定厚度的玻璃纤维棉层,玻璃纤维棉层随着环形转动架后因脱离负压罩的吸附范围,方便使得玻璃纤维棉层脱离集棉网板后输送到传输带上,通过传输带传输到后一工序,最终实现提高集棉效果;同时集棉机构的3D立体结构设置,使得集棉过程更加的顺畅高效。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输带的上表面高度和环形转动架的的转动轴线高度相同,所述传输带靠近环形转动架的一端设置有延伸到环形转动架相靠近侧的倾斜引导机构,所述倾斜引导机构包括下端转动连接在传输带两侧且上端抵触在集棉网板周侧的倾斜引导板、设置在倾斜引导板和传输带的架体之间且带动倾斜引导板往复摆动且带动玻璃纤维棉层脱离集棉网板的联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玻璃纤维棉层附着在集棉网板周侧时哪怕离开负压罩的负压范围,也存在一定的附着力,此时通过设置倾斜引导机构,使得联动组件带动倾斜引导板往复摆动,使得倾斜引导板对玻璃纤维棉层下方施加拉力,方便使得玻璃纤维棉层从集棉网板上脱离,从而方便使得玻璃纤维棉层进入到传输带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嘉辐达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嘉辐达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960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