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站点备电方法、装置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95097.3 | 申请日: | 202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312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蒋勃茏;林子聿;栾一志;徐灏;翟心愿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28 | 分类号: | H02J3/28;H02J7/00;H02J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亿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9 | 代理人: | 陈霁 |
地址: | 518043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香蜜湖街道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站点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本申请提出一种站点备电方法,站点备电方法应用于站点管理系统,站点管理系统包括储能设备和配电设备,配电设备包括N个空开,N个空开用于连接M个负载;N、M为正整数;方法包括:获取M个负载的备电时长;获取储能设备的剩余电池容量;根据M个负载的备电时长获取每个负载的备电容量;根据剩余电池容量和每个负载的备电容量控制配电设备中的N个空开,将M个负载中备电时长短于其他负载的负载下电。本申请根据不同负载的备电时长预测未来的能耗、评估动态的能力满足度,面向负载运行状态来进行备电,根据负载运行状态和剩余电池容量的不断变化,对负载动态下电,从而实现为负载进行精准备电。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慧能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站点备电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当正常电源被切断时,由于非安全原因用来维持电气装置或其某些部分负载所需的电源供电称为备电。备用电源的供电能力,与主电源相当,可以继续、全部完成主电源的工作任务;而应急电源的容量则相对小得多,只能应急完成部分主电源的供电任务。常用的备用电源为电池。
目前,针对数字能源站点在交流电网停电后通常的备电措施是由空开切换到电池供电。交直流停电后,空开的供电方式由市电切换为电池。由于数字能源站点配置的电池容量有限,在电池供电时,采集对应空开上的电压、电量或容量等状态数据,在空开上的电压、电量或容量等状态数据的值达到或满足备电参数的阈值要求后,空开就会下电,电池不再对此空开供电。空开的备电参数可以提前设置:如电压下电参数(单位为V)、电量下电参数(单位为A)、容量下电参数(单位为千瓦·时)等。
空开的备电参数需要提前设置,如何比较准确地设置备电参数是需要考虑的问题。且现网的设备具有重要、次要之分,针对不同设备的差异化进行备电也是用户迫切需要的。因此在交流停电后,如何提升精准备电的智能化能力,优先保障重要设备顺利运行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站点备电方法、装置和系统。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站点备电方法,应用于站点管理系统,站点管理系统包括储能设备和配电设备,配电设备包括N个空开,N个空开用于连接M个负载;N、M为正整数;方法包括:获取M个负载的备电时长;获取储能设备的剩余电池容量;根据M个负载的备电时长获取每个负载的备电容量;根据剩余电池容量和每个负载的备电容量控制配电设备中的N个空开,将M个负载中备电时长短于其他负载的负载下电。以此,本申请根据不同负载的备电时长预测未来的能耗、评估动态的能力满足度,面向负载运行状态来进行备电,根据负载运行状态和剩余电池容量的不断变化,对负载动态下电,从而实现为负载进行精准备电,调度灵活,智能化程度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站点备电方法还包括:根据M个负载的备电时长设置优先级;M个负载中备电时长长的负载的优先级高于备电时长短的负载的优先级。以此,可以根据不同负载的备电时长评估负载备电的优先级级别。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M个负载的备电时长设置优先级,还包括:根据M个负载的备电时长设置下电优先负载;按照优先级由高到底的顺序对M个负载进行排序;获得前m个负载的备电容量之和与前m+1个负载的备电容量之和;m为小于M的整数;响应于前m个负载备电容量之和小于或等于剩余电池容量,且前m+1个负载的备电容量之和大于剩余电池容量,设置后M-m个负载为下电优先负载。以此,可以根据不同负载的备电时长评估负载备电的优先级级别,实现面向负载运行状态来进行备电,设置精准备电策略。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储能设备的剩余电池容量,包括:获取当前时刻电池的SOH值、SOC值及额定容量;计算剩余电池容量:剩余电池容量=额定容量*SOH*SOC。以此,可以动态获得储能设备实时的剩余电池容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950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