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背鳍与鱼身双重耦合运动的仿生带鱼机器人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692960.X | 申请日: | 2022-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434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 发明(设计)人: | 俞志伟;刘思宇;王淳杰;张恩熙;任锦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3C11/52 | 分类号: | B63C11/52;B63H1/36;B63H25/10;B25J11/00 |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刘辉 |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背鳍 双重 耦合 运动 仿生 带鱼 机器人 方法 | ||
1.一种基于背鳍与鱼身双重耦合运动的仿生带鱼机器人,其特征在于:
包括带鱼头部、N个身体单元、带鱼尾部;
上述带鱼头部由头部上部外壳(A1)、头部下部外壳(A7)以及安装于头部下部外壳(A7)内的系统板(A9)、航模电池(A5)、视觉识别模块(A8)、重心调节机构组成;该重心调节机构由鱼头内置电机(A3)、鱼头移动配置块(A2)、导杆(A10)、螺杆(A11)组成;其中螺杆(A11)安装于鱼头内置电机(A3)输出轴,鱼头内置电机(A3)和导杆(A10)固定于头部外壳内;鱼头移动配置块(A2)安装于螺杆(A11)和导杆(A10)上,且鱼头移动配置块(A2)的螺纹孔与螺杆相互旋合;
上述身体单元包括身体单元左部外壳(B7)、身体单元右部外壳(B1);还包括安装于身体单元右部外壳(B1)内的身体单元第一舵机(B2)、身体单元第一舵机舵盘(B3)、身体单元第一输出轴(B4)、身体单元第一轴承(B5)、身体单元第二舵机(B11)、身体单元第二舵机舵盘(B10)、身体单元第二输出轴(B9)、身体单元第二轴承(B8)、身体单元大齿轮(B6)、身体单元小齿轮(B12);其中身体单元第一输出轴(B4)与身体单元第一轴承(B5)配合后,并通过身体单元第一舵机舵盘(B3)固定于身体单元第一舵机(B2)输出旋转轴处,身体单元第一舵机(B2)固定在身体单元右部外壳(B1)的内部后方;身体单元大齿轮(B6)间隔身体单元第一轴承(B5)与身体单元第一输出轴(B4)配合并固定在身体单元右部外壳(B1)中间,且与身体单元小齿轮(B12)啮合,身体单元小齿轮(B12)伸出身体单元;身体单元第二输出轴(B9)与身体单元第二轴承(B8)配合后,并通过身体单元第二舵机舵盘(B10)固定于身体单元第二舵机(B11)输出旋转轴处,身体单元第二舵机(B11)固定在身体单元右部外壳(B1)的内部前方;身体单元第二输出轴(B9)末端伸出身体单元外壳;
其中带鱼尾部由鱼尾左部外壳(C8)、鱼尾右部外壳(C1)、鱼尾第一舵机(C3)、鱼尾第一舵机舵盘(C4)、鱼尾第一输出轴(C5)、鱼尾第一轴承(C6)、鱼尾第二舵机(C12)、鱼尾第二舵机舵盘(C11)、鱼尾第二输出轴(C10)、鱼尾第二轴承(C9)、鱼尾大齿轮(C7)、鱼尾小齿轮(C13)、鱼尾末端薄片(C2)组成;其中鱼尾第一输出轴(C5)与鱼尾第一轴承(C6)配合后,并通过鱼尾第一舵机舵盘(C4)固定在鱼尾第一舵机(C3)输出旋转轴处,鱼尾第一舵机(C3)固定在鱼尾右部外壳(C1)的内部后方;身体单元大齿轮(C7)间隔鱼尾第一轴承(C6)与鱼尾第一输出轴(C5)配合并固定在鱼尾右部外壳(C1)中间,且与鱼尾小齿轮(C13)啮合,鱼尾小齿轮(C13)伸出带鱼尾部;鱼尾第二输出轴(C10)与鱼尾第二轴承(C9)配合后,并通过鱼尾第二舵机舵盘(C11)固定在鱼尾第二舵机(C12)输出旋转轴处,鱼尾第二舵机(C12)固定在鱼尾右部外壳(C1)的内部前方;鱼尾第二输出轴(C10)末端伸出鱼尾外壳;
上述头部下部外壳(A7)与相邻的第一个身体单元第二输出轴(B9)相连,身体单元左部外壳与身体单元右部外壳扣合后,共同与其后方相邻的身体单元第二输出轴(B9)相连;靠近带鱼尾部的身体单元与鱼尾第二输出轴(C10)相连;
该多关节仿生带鱼机器人还包括扭簧(N1)和背鳍(Q1);扭簧依次穿过身体单元通孔,上述身体单元小齿轮(B12)和鱼尾小齿轮(C13)依次套在扭簧上并与扭簧固定连接;背鳍固定连接于扭簧上随其扭动实现波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9296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