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溶胶生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692312.4 | 申请日: | 2022-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722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 发明(设计)人: | 周国俊;肖卫强;储国海;王骏;汪华文;蒋健;吴键;胡安福;夏倩;徐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4F40/57 | 分类号: | A24F40/57;A24F40/9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 地址: | 31000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溶胶 生成 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溶胶生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气溶胶生成装置和气溶胶生成制品,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用于容置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加热腔室和用于容置电池的电池舱,所述加热腔室上设有加热器,所述壳体内还设有控制器;该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控制器控制加热器进行预热,预热结束;之后气溶胶生成装置向用户发出进行抽吸的指示信号,控制器选择在第一加热模式下或者在第二加热模式下控制加热器对气溶胶生成制品进行加热并完成对一份气溶胶生成制品的消耗;该系统能够控制在抽完一包市售烟支保准包过程中的总体能耗,实现在电池充满电后能够足以完成对完整的一包市售烟支标准包的消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烟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气溶胶生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日益关注,人们都意识到传统烟支对健康有一定的危害,传统烟支对健康及环境的影响问题开始逐步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现有的加热不燃烧产品,在进入抽吸阶段后,采用的是恒温控制方式或者是固定时间的阶梯升温控制方式,在抽吸阶段采用持续激发烟气的处理方法,通过对用户抽吸行为进行检测,在用户抽吸时采用高功率进行加热,在用户未抽吸时也需要采用较高功率以维持激发温度。这种方式方法可以有效激发烟气,让用户可以根据喜好随时进行抽吸。但是,用户的抽吸行为具有不可预见性,这种处理方法不能限定用户在抽吸过程中以固定间隔做抽吸动作,那么当用户长时间未抽吸时,维持较高的激发温度就会消耗更多的能量,从而导致能量不必要的损耗。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全新的气溶胶生成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溶胶生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加热不燃烧产品当用户长时间未抽吸时,维持较高的激发温度就会消耗更多的能量,从而导致能量不必要的损耗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溶胶生成系统,包括气溶胶生成装置和气溶胶生成制品,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用于容置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加热腔室和用于容置电池的电池舱,所述加热腔室上设有加热器,所述壳体内还设有控制器。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包括温度控制单元、用于监测用户的抽吸行为的抽吸行为检测单元、用于监测加热器的温度、电流、电压和电感以及加热腔室内气体的流量和压力的抽吸传感器、时间控制单元和用于记录完成消耗气溶胶生成制品份数的计数单元;所述温度控制单元包括用于监测加热器或气溶胶生成制品实时温度的温度检测单元和用于控制电池向加热器提供电能的电功率控制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用户的抽吸行为包括一次抽吸行为的开始时间、一次抽吸行为的结束时间、两次抽吸行为之间的时间间隔、一次抽吸行为中某个或多个时序的抽吸气流速度、一次抽吸行为的最高抽吸气流速度、一次抽吸行为的抽吸总量、一次抽吸行为中某个或多个时序的加热器温度和一次抽吸行为中加热器温度的最大变化值。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上述的气溶胶生成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开启气溶胶生成装置,控制器控制加热器进行预热,待预热达到预设时长和预设温度时,预热结束;
之后气溶胶生成装置向用户发出进行抽吸的指示信号,控制器选择在第一加热模式下或者在第二加热模式下控制加热器对气溶胶生成制品进行加热并完成对一份气溶胶生成制品的消耗;
待全部份数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完全消耗时,气溶胶生成装置向用户发出进行充电的指示信号。
进一步的,该气溶胶生成系统的控制方法,还包括:控制器根据电池的剩余电量自动选择在第一加热模式下或者在第二加热模式下控制加热器对气溶胶生成制品进行加热并完成对一份气溶胶生成制品的消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923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