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源固废协同处理及利用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691212.X | 申请日: | 2022-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580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 发明(设计)人: | 徐立;张少华;张桂花;刘小倩;李炜;臧运通;董蕾;石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泰环保装备有限公司;上海瑞泰同舟建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9B3/40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华信天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94 | 代理人: | 肖兴江 |
| 地址: | 213032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源固废 协同 处理 利用 方法 系统 | ||
1.多源固废协同处理及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源分离系统,多源固废经控源分离系统处理获得初级产品,初级产品包括初级再生骨料、再生微粉、渣土、泥饼、农林土、腐植土或有机质、可燃物、陶粒校正料;
能源转化系统,可燃物进入能源转化系统进行裂解后,获得可燃气体以及裂解残渣;
能源梯级利用与产品改性耦合系统,使可燃气体及可燃气体燃烧后产生的具有热能的烟气在能源梯级利用与产品改性耦合系统进行梯级利用并与初级产品改性耦合,制备陶粒、具有胶凝活性的石膏、高品质再生骨料、活性微粉。
2.多源固废协同处理及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的多源固废协同处理及利用系统通过以下步骤进行:
(1),多源固废包括建筑垃圾和普通多源固体废弃物,多源固废经控源分离系统处理获得初级产品,初级产品包括初级再生骨料、再生微粉、渣土、泥饼、农林土、腐植土或有机质、可燃物、陶粒校正料;
(2),可燃物进入能源转化系统进行裂解后,获得可燃气体以及裂解残渣;
(3),使可燃气体及可燃气体燃烧后产生的具有热能的烟气在能源梯级利用与产品改性耦合系统中流转,进行梯级利用和产品改性耦合生产,具有热能的烟气的梯级利用包括:
A、所述泥饼在干化系统中干化后形成干化泥饼,干化泥饼与渣土、裂解残渣以及陶粒校正料输入到陶粒生产系统中,利用可燃气体对陶粒生产系统进行加热后,获得陶粒以及第一梯度余热烟气;
B、将第一梯度余热烟气送入到石灰脱硫单元进行脱硫,产生烟气脱硫石膏,采用脱硫后的第一梯度余热烟气对再生骨料进行焙烧活化,获得高品质骨料、活性微粉和第二梯度余热烟气;
C、采用所述第二梯度余热烟气对烟气脱硫石膏进行加热和改性,获得半水石膏和第三梯度余热烟气;
D、采用所述第三梯度余热烟气对干化系统进行加热,使位于干化系统内的泥饼形成干化泥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源固废协同处理及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源固废包括建筑垃圾和普通多源固体废弃物以及一般工业固废,多源固废中建筑垃圾的质量占比大于5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源固废协同处理及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筑垃圾为拆除垃圾、装修垃圾、工程渣土、工程泥浆、工程垃圾中的一种或多种;普通多源固体废弃物为生活垃圾、大件垃圾、园林垃圾、农林废弃物、污泥、淤泥中的一种或多种;一般工业固废为煤矸石、粉煤灰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源固废协同处理及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步骤(1)得到的再生微粉与步骤D中加热后输出的烟气以及步骤B获得的活性微粉输入到固碳转化利用单元,再生微粉、活性微粉、烟气混合,利用烟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固碳,并获得活性矿物掺合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源固废协同处理及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陶粒原料中干化泥饼包括干化污泥和干化泥浆,陶粒原料的配比为:干化污泥5~15份,干化泥浆30~60份,渣土25~65份,裂解残渣5-10份,陶粒校正料5-15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源固废协同处理及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对陶粒生产系统加热的具有热能的烟气温度为800~120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源固废协同处理及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再生骨料焙烧活化的温度为400~800℃,焙烧时间为20~120min。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源固废协同处理及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梯度余热烟气的温度为100~200℃,第三梯度余热烟气的温度为60~12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源固废协同处理及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产品中的农林土、腐植土以及有机质用于制备绿营养土,其中农林土占比为30~70份,腐植土占20~45份,有机质占比为10~25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泰环保装备有限公司;上海瑞泰同舟建材有限公司,未经瑞泰环保装备有限公司;上海瑞泰同舟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9121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强轻质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用于腔内超声探头的辅助作业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