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散热的电磁引纬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687084.1 | 申请日: | 2022-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614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 发明(设计)人: | 徐巧;张慧茹;李定;廖明哲;梅顺齐;张智明;姬巧玲;唐雪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纺织大学 |
| 主分类号: | D03D47/27 | 分类号: | D03D47/27;D03J1/00 |
| 代理公司: | 武汉市首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29 | 代理人: | 刘牧 |
| 地址: | 430205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热 电磁 系统 | ||
一种散热的电磁引纬系统,所述散热的电磁引纬系统包括纱筒、一能量回收装置、梭口、多个二传感器、多个加速线圈、引纬器、二能量回收装置、换热器与散热机构;所述纱筒的右侧依次设置有夹持器、张力器、递纬器、一能量回收装置、散热机构、梭口、引纬器与二能量回收装置;所述纬线的一端与纱筒连接,纬线的另一端与引纬器连接;所述加速装置与二能量回收装置之间设置有导向管,导向管的侧围上设置有多个二传感器,相邻两个二传感器之间设置有加速线圈,所述引纬器沿一能量回收装置、散热机构、梭口、导向管运动至二能量回收装置中。本设计通过水冷的方式对线圈进行散热,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强迫水冷的方式比自然冷却效果更好,散热更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引纬机构散热技术的改进,属于纺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散热的电磁引纬系统。
背景技术
连续加速电磁引纬机构属于超宽门幅电磁引纬机构里的一种加速引纬器的方案,目前不论是超宽门幅电引纬机构还是连续加速电磁引纬机构,它们都在研制阶段,现在更多的是研究连续加速电磁引纬机构加速特性,而在电磁引纬机构加速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并没有一个的方式进行散热,很容易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
申请号为CN202210279813.3,申请日为2022年3月21日的中国专利申请揭示了一种电磁驱动的超宽门幅电磁引纬系统,包括:两组外壳、电磁线圈、弹簧、夹纬器张开装置、递纬夹、递纬夹推出装置、压夹器装置、滑块、滑轨、加速线圈、夹纬器和纬线;外壳的顶部设置有盖子;两组所述外壳的相对侧之间设置有两个加速线圈,加速线圈的导管处为喇叭口状,两个加速线圈之间设置有工作部,工作部的两端位于两个加速线圈之间设置有两个重力补偿装置;所述外壳内安装有支架,外壳的内部位于支架的侧面安装有滑轨,滑轨的背面为圆弧形镂空部,正面为敞开部,滑块设置于滑轨内,所述滑块和滑轨之间间隙配合,滑块的前后两侧设置有中空部。本发明提高了织机的能源利用率,减少了能源的损失,减小织机运行噪音,但是本专利中引纬机构加速产生的热量并没有进行散热,很容易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
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申请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引纬机构加速过程没有散热的问题,提供了引纬机构加速过程进行散热的一种散热的电磁引纬系统。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散热的电磁引纬系统,所述散热的电磁引纬系统包括纱筒、一能量回收装置、梭口、多个二传感器、多个加速线圈、引纬器、二能量回收装置、换热器与散热机构;
所述纱筒的右侧依次设置有夹持器、张力器、递纬器、一能量回收装置、散热机构、梭口、引纬器与二能量回收装置;
所述纬线的一端与纱筒连接,纬线的另一端与引纬器连接;
所述加速装置与二能量回收装置之间设置有导向管,导向管的侧围上设置有多个二传感器,相邻两个二传感器之间设置有加速线圈;
所述引纬器沿一能量回收装置、散热机构、梭口、导向管运动至二能量回收装置中;
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多个液冷组件与冷却管,相邻两个液冷组件依次连接,冷却管贯穿设置于所有的液冷组件内;
所述液冷组件上的一管与换热器的一端连通,液冷组件上的另一管与冷媒填充容器的一端连通,换热器的另一端与液压泵连接,液压泵与冷媒填充容器的另一端之间连接有过滤器。
所述液冷组件与换热器之间设置有一储罐,一储罐上设置有流量调节阀。
所述液冷组件与冷媒填充容器之间设置有二储罐,冷媒填充容器上设置有开关阀。
所述液冷组件包括一液冷板与二液冷板,一液冷板的背面与二液冷板的正面连接,冷却管贯穿设置于一液冷板与二液冷板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纺织大学,未经武汉纺织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870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激光熔覆用核壳结构复合微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一种多设备互联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