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性能聚氨酯隔振器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83495.3 | 申请日: | 2022-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439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陈梁;荆晓东;柴可军;杨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尚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8/66 | 分类号: | C08G18/66;C08G18/48;C08G18/10;C08G18/32;C08K3/04;B63B17/00;F16F15/08 |
代理公司: | 淄博川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7275 | 代理人: | 高鹏飞 |
地址: | 2564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性能 聚氨酯 隔振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聚氨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性能聚氨酯隔振器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高性能聚氨酯隔振器,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聚四氢呋喃二醇40‑80份;氧化石墨烯0.1‑1份;硅烷偶联剂1‑3份;多异氰酸酯30‑40份;扩链剂20‑30份;抗氧剂3‑5份;紫外线吸收剂3‑5份。(1)本发明通过氧化石墨烯的加入,与聚氨酯预聚体形成聚氨酯嵌段共聚物,使所得产物具有强度好,使用年限长等优点;(2)本发明不仅具有优异的力学强度而且具有较长的使用年限,满足市场对高强度聚氨酯隔振器的需求。(3)本发明高性能聚氨酯隔振器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不仅简单易操作,而且制备条件较温和,利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聚氨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性能聚氨酯隔振器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舰船设备与其安装基座之间安装隔振器是一种有效的、且被各国海军广泛接受的方法,在基座上输入的激发能量暂时由隔振器存储,接着作为小振幅的低频振动传输到设备上,从而达到冲击隔离作用。目前金属橡胶隔振器是舰船上常用的隔振器,其在高低温环境、振动环境、盐雾腐蚀环境等严酷工况下都具备很好的隔振作用。但随着橡胶隔振器使用时间的延长,将出现材料老化、性能劣化的现象,导致橡胶隔振器的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由于隔振器在更换时存在难度大、费用高、机动性差等问题。因此,亟待研制一种高承载力,耐老化性能优异的低内耗耐疲劳的材料。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性能聚氨酯隔振器,其不仅具有优异的力学强度而且具有较长的使用年限,满足市场对高强度聚氨酯隔振器的需求。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高性能聚氨酯隔振器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不仅简单易操作,而且制备条件较温和,利于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的高性能聚氨酯隔振器,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所述的聚四氢呋喃二醇为聚四氢呋喃PTMG 1000或聚四氢呋喃PTMG 2000中的一种或两种。用此多元醇生产的制品固化快、性能好。
聚四氢呋喃二醇优选聚四氢呋喃PTMG 1000 20-40份;聚四氢呋喃PTMG 2000 20-40份。
所述的多异氰酸酯为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100或1,5-萘二异氰酸酯NDI中的一种或两种,这两种多异氰酸酯的固化速度快,机械性能好。
所述的多异氰酸酯的异氰酸根的含量为8-15%。
所述的硅烷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KH550或硅烷偶联剂KH560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的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或抗氧剂2020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的紫外线吸收剂为紫外线吸收剂UV-9或紫外线吸收剂UV-531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的高性能聚氨酯隔振器的制备方法为:
(1)将计量好的氧化石墨烯,硅烷偶联剂在聚四氢呋喃二醇(PTMG)中超声分散30-60min使其充分分散,然后将氧化石墨烯/硅烷偶联剂/PTMG混合物移至三口烧瓶中,升温至100-120℃抽真空脱水1.5-2.0h,降温至40-50℃后,加入多异氰酸酯,升温至80-90℃反应2.5-3h,加入抗氧剂和紫外线吸收剂,即合成NCO含量为8-15%的预聚体;
(2)将熔融后的扩链剂加入计量好且升温至80-90℃的预聚体中,快速搅拌均匀,倒入预热好的模具中,100-120℃下固化1-2h后开模,在110-120℃烘箱中继续熟化18-24h即可制得最终产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氧化石墨烯的加入,与聚氨酯预聚体形成聚氨酯嵌段共聚物,使所得产物具有强度好,使用年限长等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尚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尚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834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