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服务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80617.3 | 申请日: | 2022-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346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杨永;邢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17 | 分类号: | G06F16/17;G06F16/18;G06F16/27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王文思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服 管理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微服务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可以应用于微服务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接收用户交易请求,将用户交易请求转发至第一微服务和第二微服务分别进行处理,第一微服务工作于微服务架构的生产环境,第二微服务工作于微服务架构的并行验证环境;分别记录第一微服务和第二微服务处理用户交易请求产生的操作日志;比对第一微服务和第二微服务的操作日志,识别异常数据;当识别到异常数据时,暂停第二微服务。该方法可以解决传统基于系统运行指标无法直接反应业务稳定与安全的问题,能在业务数据出错时系统快速响应处理,直接确定业务问题根因,切断影响业务数据不一致的服务,保障业务数据的可靠。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微服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数据对比的微服务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背景技术
金融系统在架构和技术栈升级时需要对系统进行并行验证,这时在保证原系统正常运行时,会在另一个环境中(如测试环境)运行新系统。通过API Gateway将用户请求同步发送至生产系统和并行验证系统,通过两个系统的并行运行并比较业务数据来判断新系统是否实现原系统的所有功能并不存在数据操作问题。
一般情况下,两个系统的数据比对是定时周期性的比对,当发现两个系统数据不一致时无法快速定位问题的根因,即法快速定位到出问题的微服务,这就需要停整个并行验证系统,降低了并行验证的效率,增加了验证的周期。另外,已有方法基本是基于系统软硬件运行指标来进行流量控制的,无法快速直接发现业务问题的根因。这种方法的问题是,系统的正常运行仅代表系统正常,而非业务正常。尤其是在并行验证/并行生产的场景下,系统正常运行时,业务数据可能存在异常,传统方法无法检测出这种异常,等发现业务异常时,业务损失可能已经扩大。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公开提供了微服务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微服务管理方法,包括:接收用户交易请求,将所述用户交易请求转发至第一微服务和第二微服务分别进行处理,所述第一微服务工作于微服务架构的生产环境,所述第二微服务工作于微服务架构的并行验证环境;分别生成所述第一微服务和所述第二微服务处理所述用户交易请求的操作日志,所述操作日志用于记录处理所述用户交易请求时操作数据库产生的数据;比对所述第一微服务和所述第二微服务的操作日志,识别异常数据;当识别到所述异常数据时,暂停所述第二微服务。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接收用户交易请求,将所述用户交易请求转发至第一微服务和第二微服务分别进行处理包括:接收所述用户交易请求,将所述用户交易请求转发至API网关;通过所述API网关查询请求路由规则;从所述微服务架构选择负载均衡的第一微服务和第二微服务,并根据所述请求路由规则向所述第一微服务和所述第二微服务转发所述用户交易请求。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预注册所述第一微服务和所述第二微服务的路由信息;当所述API网关查询请求路由规则时,获取所述第一微服务和所述第二微服务的路由信息,配合预设的路由策略,生成所述用户交易请求的请求路由规则。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微服务架构在生产环境和并行验证环境中分别设有主数据库和备用数据库,所述分别记录所述第一微服务和所述第二微服务处理所述用户交易请求产生的操作日志包括:记录所述第一微服务和所述第二微服务各自处理所述用户交易请求时操作主数据库产生的数据;将对所述主数据库的数据同步至同一环境的备用数据库中,生成操作日志。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对处理所述用户交易请求的所述第一微服务和所述第二微服务进行编码,所述编码用于表示所述第一微服务和所述第二微服务处理所述用户交易请求的全局唯一性。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第一微服务和所述第二微服务的编码与在所述操作日志中记录的数据绑定;当识别到所述异常数据时,所述方法还包括:记录与所述异常数据绑定的编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806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