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井内持续监测水位的装置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79792.0 | 申请日: | 2022-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907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马奕骏;顾佳铭;李红梅;薛垚;沈巍巍;施晨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23/18 | 分类号: | G01F23/18;E02D1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井 持续 监测 水位 装置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井内持续监测水位的装置及使用方法,它包括吊杆、伸缩杆及电子水压传感器,吊杆上设有滑槽,吊杆通过两个U型吊架水平架设于管井口上,U型吊架能够沿着滑槽滑动,当两个U型吊架之间的间距与管井的直径一致时,通过螺栓将U型吊架固定于管井口上;伸缩杆配套设有连接钢筋,伸缩杆和连接钢筋绑扎为一体且通过固定扣件竖向悬设于吊杆中部的下方,伸缩杆上设有刻度;电子水压传感器固定于连接钢筋的底端,电子水压传感器的底端与伸缩杆底端平齐,电子水压传感器深入管井水位面下方,且电子水压传感器与管井水位面之间的间距保持恒定。该装置,部件简单可重复使用,节材环保,满足国家绿色经济发展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基坑降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管井内持续监测水位的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深基坑施工,均有降水需求。降水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挖土施工过程中的土质,从而影响挖土施工的速度和安全。现有的深层降水,主要采用管井降水的施工方式,即在土中通过循环钻挖开一个孔洞,再将管井吊放入泥浆孔内,再使用高压清水冲出泥浆,孔与管井周边空隙处填以黄沙。抽水的方式主要有两种:1、潜水泵。2、真空泵。可根据施工实际情况选择。
降水井的构造和抽水工具现在已经基本完善,然而在实际降水施工过程中,如何动态监控管井水位显得尤为重要。现在主要的降水水位监测手段为人工监测,水位测量方式可以用卷尺,或者水位计(探头遇水会报警)。
然而,人工水位测量难度较大,基坑内情况复杂,不是每口井每刻都具备人工测量条件。并且、施工过程中,工况瞬息万变。必要时,需要立刻得知降水井水头高度,以排查施工险情。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管井内持续监测水位的装置及方法,既可节约人力消除测量风险,又可实时测量降水井水头,以方便现场策划排查。
鉴于此,有必要研究一种管井内持续监测水位的装置及使用方法,保证施工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管井内持续监测水位的装置及使用方法,不增加劳力和风险的条件下,实现降水井动态监控的需求。通过测量水压,让每口井都有一个传感器可以实时传输井内水位的信息。整套设备结构简单,操作简洁成本低且可大大的提高施工安全效率。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包括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管井内持续监测水位的装置,包括:
吊杆,所述吊杆上设有滑槽,所述吊杆通过两个U型吊架水平架设于管井口上,所述U型吊架能够沿着所述滑槽滑动,当两个U型吊架之间的间距与管井的直径一致时,通过螺栓将所述U型吊架固定于管井口上;
伸缩杆,所述伸缩杆配套设有连接钢筋,所述伸缩杆和连接钢筋绑扎为一体且通过固定扣件竖向悬设于吊杆中部的下方,所述伸缩杆上设有刻度;
电子水压传感器,所述电子水压传感器固定于所述连接钢筋的底端,所述电子水压传感器的底端与所述伸缩杆底端平齐,所述电子水压传感器深入管井水位面下方,且所述电子水压传感器与管井水位面之间的间距保持恒定。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杆包括固定端和伸缩端,所述伸缩端和固定端之间设有伸缩环,通过旋转伸缩环能够使得伸缩杆伸长或缩短。伸缩杆的长度根据管井深度来调整,伸缩杆合适的长度区间为最大降水深度至管井深度,从而保证整个降水作业过程中,电子水压传感器均位于管井水位面以下。
进一步地,所述管井内持续监测水位的装置,通过测量水压,间接测量管井水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管井内持续监测水位的装置的使用方法,提供前述的管井内持续监测水位的装置备用,所述使用方法包括:
步骤S1、管井成井时,安装所述管井内持续监测水位的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797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矿用电铲铲齿的铸造材料配方
- 下一篇:变频空调的电压主动支撑控制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