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支持多种多址方式的卫星调制解调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679550.1 | 申请日: | 2022-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553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 发明(设计)人: | 姚宜东;马军;刘晓滨;陈远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4B7/185 | 分类号: | H04B7/185;H04B7/204 |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张辉 |
| 地址: | 10085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持 多种 方式 卫星 调制解调器 | ||
1.一种支持多种多址方式的卫星调制解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单元、第一信道单元、第二信道单元、显控单元和电源单元;
主控单元:根据使用者的操作指令向第一信道单元和第二信道单元发送模式选择指令和参数设置指令;提供业务接入接口,接收电路业务、IP业务和自定义分组业务数据,将业务数据编码后发送给第一信道单元和/或第二信道单元;提供管理/调制接口,接收管理数据,将管理数据编码后发送给第一信道单元和/或第二信道单元,所述管理数据包括路由交换、IP加速、网管代理数据;为各单元提供系统时钟以及系统状态监控,并将系统状态监控发送给显控单元进行显示;
第一信道单元和第二信道单元功能相同,根据主控单元的模式选择指令和参数设置指令进行模式选择和参数设置;第一信道单元和第二信道单元均包含发射通道和接收通道,其中发射通道将来自主控单元的业务数据和管理数据编码调制成相应的波形信号并发射出去;接收通道接收来自其他调制解调器的相应的波形信号,解调、解码后恢复成业务数据或管理数据,传送至主控单元进行业务交互或系统配置管理;
显控单元:为使用者提供本地操作界面,将使用者的操作指令传递给主控单元,并提供可视化信息反馈;
电源单元:为其他各单元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持多种多址方式的卫星调制解调器,其特征在于:第一信道单元和第二信道单元两者硬件完全相同,通过软件加载实现模式配置和切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支持多种多址方式的卫星调制解调器,其特征在于:第一信道单元和第二信道单元结构相同,均包括ARM芯片、可编程逻辑器件、存储器、数字射频收发芯片和滤波放大单元,通过射频接口与外部连接,ARM芯片根据模式选择指令,从存储器中调用相应模式的波形文件,对可编程逻辑器件进行软件加载,使之以指定通信体制工作;负责第一信道单元和第二信道单元的状态信息监控和上报,响应主控单元的参数设置指令;
可编程逻辑器件完成基带信号处理,将来自主控单元的业务数据和管理数据编码调制成相应的数字波形信号,传送至数字射频收发芯片进行数模变换;将来自数字射频收发芯片的数字波形信号解调、解码恢复成业务数据或管理数据,传送至主控单元进行业务交互或系统配置管理;
数字射频收发芯片将来自可编程逻辑器件的数字波形信号进行数模变换、变频成模拟波形信号,发送给滤波放大单元;对来自滤波放大单元的模拟波形信号进行变频和模数变换,变换成数字波形信号传送至可编程逻辑器件进行基带信号处理;
滤波放大单元:对来自数字射频收发芯片的模拟波形信号进行滤波、放大后通过射频接口向外发送;将射频接口接收的模拟波形信号经过信号放大、滤波后发送给数字射频收发芯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支持多种多址方式的卫星调制解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形文件包括频分多址、时分多址、扩频频分多址、扩频时分多址的波形文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支持多种多址方式的卫星调制解调器,其特征在于:第一信道单元和第二信道单元能够同时工作,即卫星调制解调器能够同时收发两路互相独立的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支持多种多址方式的卫星调制解调器,其特征在于:当工作在扩频频分多址和扩频时分多址方式时,卫星调制解调器选择下面其中一种通信方式:
i、通过扩展通信带宽的方式降低解调门限,从而恢复通信,并保持业务传输速率不变;
ii、保持通信带宽不变,通过降低业务传输速率的方式降低解调门限,从而恢复通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持多种多址方式的卫星调制解调器,其特征在于:主控单元对外通过交换矩阵与业务接口和管理/调测接口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持多种多址方式的卫星调制解调器,其特征在于:主控单元还能够从管理/调制接口接收使用者的操作指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未经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7955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