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慧建筑设计系统和设计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211677512.2 | 申请日: | 2022-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164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5 |
| 发明(设计)人: | 宋建华;隋志超;徐静;张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华方智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67/06 | 分类号: | H04L67/06;G06F30/13;H04L67/10;H04L67/1095;H04L67/1097;H04L67/141;G06F111/02 |
| 代理公司: | 威海惠和惠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87 | 代理人: | 刘玉涵 |
| 地址: | 264200 山东省威海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慧 建筑设计 系统 设计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慧建筑设计系统和设计方法,本方法将进行协调建筑设计的设计人员所使用的设计客户端建立对应关系,任一个设计人员进行设计后,都可将设计产生的建筑设计图和建筑设计文件输入设计客户端,设计客户端将这些建筑设计图和建筑设计文件标记为待同步文件后发送至云服务器,云服务器会实时获取任一设计客户端输入的请求同步指令,并将发送请求同步指令的设计客户端标记为第一客户端,然后云服务器即将第一客户端对应的设计客户端所发送的待同步数据发送至第一客户端,从而实现第一客户端的同步需求,即能够实时共享其他设计人员的设计图纸和设计文件,以便于快速及时的沟通设计进度信息,提升了建筑设计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慧建筑设计系统和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建筑设计是指建筑物在建造之前,设计者按照建设任务,把施工过程和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或可能发生的问题,事先作好通盘的设想,拟定好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方案,用图纸和文件表达出来。作为备料、施工组织工作和各工种在制作、建造工作中互相配合协作的共同依据。便于整个工程得以在预定的投资限额范围内,按照周密考虑的预定方案,统一步调,顺利进行,并使建成的建筑物充分满足使用者和社会所期望的各种要求及用途。
建筑方案设计从建筑设计的特征与基本方法切入,全面而生动地阐述了建筑方案设计的要点、建筑方案的形成、建筑方案设计的造型方法、建筑方案的确定、建筑方案的深化以及建筑的意象性构思等丰富的内容,且建筑方案设计是建筑设计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它是每一项建筑设计从无到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最具体化、形象化的表现过程。
目前建筑设计的方案较为复杂,需要多人协调同步进行设计,而现有的协同设计方案通常为设计人员之间之间采用直接交流或通信交流的方式来完成,这种协同设计方式较为原始,耗费了大量的沟通时间,大大降低了建筑设计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智慧建筑设计系统和设计方法,旨在解决的现有的协同建筑设计方式较为原始,耗费了大量的沟通时间,大大降低了建筑设计的效率问题。
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智慧建筑设计方法,应用于智慧建筑设计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设计客户端和云服务器;所述设计客户端的数量为多个;所述设计客户端与所述云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云服务器将至少2个所述设计客户端建立对应关系;
所述设计客户端获取用户输入的建筑设计图和建筑设计文件,并标记为待同步数据;
所述设计客户端将所述待同步数据发送至所述云服务器进行存储;
所述云服务器获取设计客户端发送的请求同步指令,并将发送请求同步指令的设计客户端标记为第一客户端;
所述云服务器将所述第一客户端对应的设计客户端所发送的待同步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一客户端。
优选的,每个所述客户端对应设置有唯一的客户端编号;所述云服务器将至少2个所述设计客户端建立对应关系,包括:
所述云服务器获取所有设计客户端的客户端编号;
所述云服务器生成关系集合表,其中,所述关系集合表包括多个集合,每个所述集合对应一组对应关系,所述集合存储有彼此具有对应关系的所述设计客户端的客户端编号。
优选的,所述云服务器包括第一存储模块;所述待同步数据存储于所述第一存储模块;所述云服务器将所述第一客户端对应的设计客户端所发送的待同步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一客户端,包括:
所述云服务器获取所述第一客户端对应的设计客户端,并标记为第二客户端;
所述云服务器判断所述第一存储模块是否存储有所述第二客户端发送的待同步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华方智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华方智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775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