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的实时自适应动态角度测量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77500.X | 申请日: | 2022-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308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张登伟;张智航;张自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杭州纵横波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26 | 分类号: | G01B11/26;G06F17/15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郑海峰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经验 分解 实时 自适应 动态 角度 测量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的实时自适应动态角度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取被测物体转动时沿激光束方向的一对线速度测量值,以及两平行光束的间距测量值;
步骤2,对获取的一对线速度测量值进行经验模态分解,得到降噪后的一对线速度值;
步骤3,对获取两平行光束的间距测量值进行经验模态分解,得到降噪后的间距值;
步骤4,根据降噪后的一对线速度值以及间距值,计算被测物体转动的角速度,对所述的角速度进行时间积分后得到物体转动的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的实时自适应动态角度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获取的沿激光束方向的一对线速度测量值为实际线速度值与线速度测量误差之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的实时自适应动态角度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获取降噪后的一对线速度值的方法包括:
2.1)极值点遍历:分别对被测物体转动时沿激光束方向的一对线速度测量值V′1和V′2进行时域扫描,获得每一个线速度测量值的极大值点和极小值点;
2.2)包络提取:利用插值函数在线速度测量值的极大值和极小值之间进行插值,得到线速度测量值V′1和V′2对应的速度上包络线m1(t)、m2(t)和速度下包络线n1(t)、n2(t);
2.3)均值提取:分别对线速度测量值V′1对应的速度上、下包络线m1(t)、n1(t)和线速度测量值V′2对应的速度上、下包络线m2(t)、n2(t)取均值,得到均值包络线hv1(t)和hv2(t);
2.4)频率校验:将线速度测量值V′1和V′2减去均值包络线,得到降噪后线速度值V1、V2,视为实际线速度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的实时自适应动态角度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获取的两平行光束的间距测量值为实际间距值与距离测量误差之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的实时自适应动态角度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获取降噪后的间距值的方法包括:
3.1)极值点遍历:对测量得到的两平行光束的间距L′进行时域扫描,获得间距L′的极大值点和和极小值点;
3.2)包络提取:利用插值函数在间距L′的极大值和极小值之间进行插值,得到L′对应的间距上包络线m(t)和间距下包络线n(t);
3.3)均值提取:对间距上包络线m(t)和间距下包络线n(t)取均值,得到均值包络线h(t);
3.4)间距校验:将测量得到的两平行光束的间距L′减去均值包络线h(t),
得到降噪后的间距值L,视为实际间距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的实时自适应动态角度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之后,还包括判断步骤3.4)得到的降噪后的间距值L是否满足固有模态函数的条件的步骤,所述的固有模态函数的条件为:降噪后的间距值L的极大值和极小值的个数相同或者差值为1;
如果满足,则执行步骤4,若不满足,则令L′=L,重复步骤2.1)至2.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杭州纵横波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大学;杭州纵横波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7750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