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肺部炎性结节的中药组合物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676745.0 | 申请日: | 2022-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902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1 |
| 发明(设计)人: | 宋洋;金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6 | 分类号: | A61K36/8966;A61P11/00;A61P29/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全学荣;张娟 |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肺部 结节 中药 组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肺部炎性结节的中药组合物,它是由下述原料药制备而成:人参2~8份,丹参1~3份,川芎1~3份,贝母1~3份。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各药味配伍精当,治宜以顾护正气为主,同时活血化瘀、化痰散结,祛除实邪,在治疗肺部炎性结节方面效果显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肺部炎性结节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肺结节是指影像学表现为直径≤3cm的局灶性、类圆形、密度增高的实性或亚实性肺部阴影。目前随着全民体检、螺旋CT的普及发展及应用,肺结节的检出率呈现出明显的增高趋势,目前无特效西医治疗,以定期复查随访胸部CT为主。有资料显示,有20%左右的肺结节存在恶变的可能性,从良性肺结节发展为肺癌的过程常比较隐匿,多无任何症状,其大多数患者发现时已是晚期,同时有75%的肺癌患者在初诊时已经发生了远处转移。因此及早进行临床干预,使早期肺结节缩小、消散,或防止肺结节癌变,是肺癌防治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目前西医药对肺结节无确切疗效,以随访、观察为主要手段,结节存在进一步发展、恶化可能,因此,在随访观察期间,运用中医药早期干预肺结节,既病防变,有望延缓疾病进展,减少癌变的可能,降低肺癌的发病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人体正气能是维持机体功能,抵御外邪入侵的重要因素,是疾病发生的基础。《素问》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若正气充实,则形体得养,气血得化,身强体健;若正气不足,则御邪无力,疾病多生。
肺部炎性结节属于祖国医学“肺积”范畴,其形成时间长,多为劳倦内伤、情志失调、饮食不节所致,从而消耗人体正气,使正气衰惫。正如《医宗必读》曰:“积之成者,正气不足,而后邪气居之。”人体正气不足,一方面气虚推动无力,精、血、津液等精微物质运行迟缓、输布及排泄障碍,致瘀血内生,水湿停滞、聚而为痰,变生瘀血、水饮、痰浊等阴邪,“阳化气、阴成形”,浊阴堆积于肺部,超出机体运化能力,最终形成大小不等、形态各异、部位不定、密度不一的结节;另一方面肺气亏虚,卫外失司,防御抗邪无力,易致邪气入侵,邪气或从皮毛而入,或从口鼻而入,均易犯肺,肺失宣降,则气、血、津液运行不畅,导致气机阻滞,血行瘀阻,水液停积,变生痰湿、瘀血等病理产物,痰瘀胶结,内外合邪,聚合着肺,久之而成肺积;此外,痰瘀等病理产物又可反过来成为致病因素,阻滞气机,致气、血、津液阻滞更甚,如此恶性循环,以致积聚渐增,疾病愈重。因此,肺部炎性结节的主要病机为本虚标实,以虚为本,以痰凝、血瘀为标。
专利CN 110251631 A公开了一种治疗肺结节的中药组合物,其仅起到养阴消异,破癥散结的功效,不能达到标本兼顾,使正气得复,邪实得除,肺结节患者获益有限。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肺部炎性结节的中药组合物,它是由下述原料药制备而成:
人参2~8份,丹参1~3份,川芎1~3份,贝母1~3份。
进一步地,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
人参4份,丹参2份,川芎2份,贝母2份。
进一步地,所述贝母为川贝母、浙贝母或土贝母,优选浙贝母。
进一步地,它是由原料药的药粉、或原料药的水或有机溶剂提取物为活性成分,加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备而成的制剂。
进一步地,所述制剂为口服制剂。
更进一步地,所述口服制剂为颗粒剂、膏剂、散剂、丸剂或溶液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前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1)按前述配比称取原料药;
(2)原料药研为粉末,或原料药的水或有机溶剂提取液,加入药品上常用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即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未经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767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