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形态颗粒状瑶族油茶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69505.8 | 申请日: | 2022-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438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邓家刚;郝二伟;杜正彩;侯小涛;谢金玲;黄玉婵;梁海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F3/14 | 分类号: | A23F3/14;A23F3/32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公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5104 | 代理人: | 黄宗全 |
地址: | 5302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形态 颗粒状 瑶族 油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形态颗粒状瑶族油茶,以姜粉、抹茶、速溶绿茶、蒜粉、肉桂粉、陈皮粉、薏苡仁粉为主要原料制粒而成。据此,发明人还建立了相应产品的制备方法。总之,本发明产品为具有中医药和民族医药特色的复方保健茶,既符合现代人口味和饮用习惯,又具有改善肠道动力的保健作用,打破了恭城油茶只是作为民族传统食品的概念,把恭城油茶从普通食品上升为具有改善肠道动力作用的健康饮品,它便于携带和冲泡,口感适中,丰富了油茶产品及形态,具有较大的市场前景和应用推广价值。同时,本发明产品的制备方法打破了手工制作油茶的传统,具有制备工艺简单、合理可行的特点,易于普及推广和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茶类健康食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形态颗粒状瑶族油茶。
背景技术
恭城油茶具有消咽化食、健脾暖胃、祛风去湿、预防感冒等食疗和保健作用。
恭城油茶不仅仅是最初瑶族人民为了适应环境所创造出来的一种食品,如今更作为一种文化象征被烙印成恭城符号,推动着瑶族的传统饮食文化向前发展。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养生已经成为全民关注的话题,恭城瑶族油茶作为一个地方特色饮食、健康养生品牌,在当地乃至广西已经有一定的认知度。
恭城瑶族油茶尽管有着悠久历史和潜在的市场基础,但多见于餐饮中作为特色茶汤推广,市场上也有浓缩油茶和速溶油茶等一二款产品,基本上都处于低级的产品形式,科技含量低,没有规模化生产的龙头企业,仍然是家庭作坊式生产,质量安全无法完全掌握,一直制约着恭城油茶的推广与宣传,不利于其走出瑶族地区。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艺简单、合理可行的新形态颗粒状瑶族油茶,所得产品便于携带和冲泡,口感适中,而且具有改善肠道动力的保健功能,易于普及推广和工业化生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新形态颗粒状瑶族油茶,以姜粉、抹茶、速溶绿茶、蒜粉、肉桂粉、陈皮粉、薏苡仁粉为主要原料制粒而成。
上述新形态颗粒状瑶族油茶,还添加有乳糖、微晶纤维素、麦芽糊精。
颗粒状瑶族油茶每袋主要原料按以下重量份配比:姜粉0.87克、抹茶0.65克、速溶绿茶0.35克、蒜粉0.08克、肉桂粉0.09克、陈皮粉0.02克、薏苡仁粉0.09克;乳糖、微晶纤维素、麦芽糊精的添加量分别为1.25克、1.25克、0.35克。
上述新形态颗粒状瑶族油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混合;
2制粒干燥、总混。
步骤1按以下进行:按配方称取肉桂粉、薏苡仁粉、陈皮粉,加入乳糖,采用倍增方法混合,加入抹茶、速溶绿茶、乳糖、微晶纤维素、麦芽糊精,混合,过筛后再混合,备用。
当混合总量达到处方量10%后,加入抹茶、速溶绿茶、乳糖、微晶纤维素、麦芽糊精,混合10分钟,过60目筛后再混10分钟,备用。
步骤2按以下进行:加入润湿剂,于槽型混合机中混合制软材;用带筛网的摇摆制粒机制出颗粒;热风循环干燥箱干燥,出料;按配方混入姜粉、蒜粉,备用。
润湿剂为83%-88%乙醇溶液,其加入量为原料重量比例30-35%。
槽型混合机中混合10-15分钟,筛网为16目筛。
热风循环干燥箱干燥温度设为50-60摄氏度,干燥60-90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中医药大学,未经广西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695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回旋管管体除气方法
- 下一篇:植物染发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