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市政既有管道加固架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665824.1 | 申请日: | 2022-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233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 发明(设计)人: | 马寿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寿山 |
| 主分类号: | F16L3/10 | 分类号: | F16L3/10;F16L57/02;F16L55/035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成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04 | 代理人: | 韦瑞青 |
| 地址: | 250200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市政 既有 管道 加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市政既有管道加固架,包括分体式设置的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的下方均设置有固定件,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通过固定件固定在支撑面上,所述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的中部设置有管道主体,所述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的结构相同,关于管道主体左右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支撑座的内侧和第二支撑座的内侧均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位于管道主体的下方为管道主体提供底部支撑。该市政既有管道加固架设置有可活动的底板,底板通过活动块和第一支撑座以及第二支撑座进行连接,在后续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受压向下沉降时底板位置可保持稳定,从而避免其沉降压力作用到管道主体上对其造成挤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加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市政既有管道加固架。
背景技术
在市政管道工程中,管道一般设置在地下,当需要对管道上方进行道路的建设或是管道上方的建筑物负载增加时,为避免管道在地下受到超出原设计范围内压力发生损坏,需要将原地下管道进行加固,从而避免后续地面上的相关改动对管道造成挤压破坏,如申请号为CN201820440108.6,2018年12月21日公开的一种建筑物基础下原有管道加固结构,该结构能对管道自身进行加固,预防管道因年久失修产生的渗水发生,可以减小管道在建筑物施工中及后期运行中的沉降、变形;申请号为CN202120765757.5,2022年1月21日公开的一种多层建筑物地下管道用加固装置,该多层建筑物地下管道用加固装置,能够对管道起到一定的夹持缓冲作用,同时能够对管道起到一定的减震抗压保护,提高管道的使用寿命,设置有防滑凸块,通过防滑凸块的设置能够增大管道本体之间的接触摩擦力,同时当管道本体进行热胀冷缩时能够通过调节弹簧的伸缩来进行适当的调节,避免管道本体出现损坏的问题;
上述管道加固装置以及现有的管道加固常见为现浇式加固结构和预制式,现浇式在开挖出管道后在管道外侧进行加固结构的现场砌筑或浇注,其灵活性较差,施工时间长,预制式可在现场进行拼接形成对管道的加固,但预制式在现场拼接完成土体回填后,土体压力直接作用到装置上,当装置在土体内发生整体向下的位移时也将会对管道产生挤压力,从而导致其对管道的加固保护效果下降,后续管道仍存在较大的压裂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既有管道加固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在对管道进行加固时,现浇式加固灵活性较差,预制式在现场拼接完成土体回填后,土体压力直接作用到装置上,当装置在土体内发生整体向下的位移时也将会对管道产生挤压力,从而导致其对管道的加固保护效果下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市政既有管道加固架,包括分体式设置的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的下方均设置有固定件,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通过固定件固定在支撑面上,所述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的中部设置有管道主体,所述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的结构相同,关于管道主体左右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支撑座的内侧和第二支撑座的内侧均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位于管道主体的下方为管道主体提供底部支撑,所述底板的上方设置有定位托,定位托位于管道主体的外侧,所述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的上方设置有上盖体,对管道主体的上方进行保护,且上盖体和第一支撑座以及第二支撑座之间构成可拆卸结构,所述底板的内侧固定有对接块,且底板的内侧开设有和对接块凹凸配合的对接槽,并且对接块和对接槽在底板上前后交错设置,所述底板的外侧固定有活动块,底板通过活动块分别和第一支撑座以及第二支撑座相连接,且活动块和第一支撑座以及第二支撑座之间构成上下滑动结构,所述定位托的内侧设置有限位气囊,为管道主体提供外部保护,且限位气囊的外侧连接有输送管,并且输送管的下方连接有补充气囊,所述补充气囊位于底板的内部,且补充气囊的外侧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位于底板的内部和底板之间构成前后滑动结构,并且压板的前侧设置有挤压机构,为压板提供驱动力,使其能对补充气囊进行挤压。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上盖体的下方固定有连接块,且连接块的外侧设置有连接槽,并且连接槽分别开设在第一支撑座的上方和第二支撑座的上方,连接槽和连接块之间构成凹凸配合结构,通过连接块和连接槽的连接将上盖体进行安装,同时对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之间的水平间距进行锁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寿山,未经马寿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658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